分享

小行星33 Polyhymnia的元素之谜:或超越元素周期表

 NASA航天爱好者 2023-10-21 发布于吉林

地球上没有任何元素能解释小行星33 Polyhymnia如此密实的特性,新的研究表明,这颗小行星内或许包含超越元素周期表的自然超重元素。

紧凑超致密天体

这些密度极高的空间巨石被称为紧凑超致密天体(CUDOs),通常比元素锇的密度还要大,而锇是地球上存在密度最大的元素。

其中一颗小行星名为33 Polyhymnia,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要小行星带。科学家们一直对其密度感到困惑,因为这颗直径55公里的天体并没有足够的质量将矿物质压缩成超密集的形态。

超越元素周期表的超重元素

先前的研究表明,像33 Polyhymnia这样的CUDOs的密度可以通过填充神秘的暗物质粒子来解释,这些粒子可能并不自由存在,而是在小行星内部聚集成团。

然而,研究团队通过数学证明,CUDOs的存在可以通过超越元素周期表的未知类别的化学元素来解释,这些元素比锇的密度还要大。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辩论比锇更重的元素是否能够自然出现并保持稳定。这样的超重元素具有极高的放射性,由于核中堆积了大量质子,它们会在毫秒内衰变。

先前的研究表明,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鿫之后或存在一片理论上被称为超重元素的“稳定之岛”。在这个范围内,元素可能不会经历快速的放射性衰变,而能够短暂以稳定形式存在。

而这项最新研究的计算结果与这一预测相吻合。研究团队通过理论推测了假设的超重元素的原子结构,采用了被称为托马斯-费米模型的原始原子模型。他们发现,原子序数接近164的元素的密度将介于36至68.4克/立方厘米之间。这个范围接近于33 Polyhymnia的计算密度,即每立方厘米75.28克。这一结果表明,如果超重元素确实存在,它们将能解释类似这颗小行星的高密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