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到河南视察,县委书记一问三不知,毛主席的做法至今值得我们学

 灵山白水 2023-10-21 发布于河南
“你知道诸葛亮是哪里人吗?”  
“不知道。”  
这是毛主席到河南视察工作时问南阳县委书记的问题。  
1958年11月,这是毛主席今年第二次来河南,8月上旬,毛主席第一次到河南许昌时,正赶上下大雨,汉江水位暴涨,南阳河堤随时都会有决堤的风险。  
为了安全考虑,主席无奈只能放弃南阳之行,乘坐专列回到北京。  
而到了11月的时候,毛主席再次来到河南,由于南阳并没有火车,再加上毛主席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所以就没有乘车去南阳。  
而是让让李先念同志代表他去慰问一下南阳的百姓,顺便让当时的让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来郑州汇报工作。  
为什么毛主席总是对南阳情有独钟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南阳这个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河南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地理中心,理所当然地也就成了中原王朝的文化中心。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特别擅长从历史当中总结问题,尤其是对河南光山县人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爱不释手。  
毛主席也经常告诫身边人要多读历史,因为我们能从历史中知兴衰,明荣辱。  
据毛主席身边的亲近卫士回忆:“毛主席一有闲暇就会读资治通鉴,而且还经常做批注,有时候每隔一两年就要换一套,因为上边已经写满了。”  
对于《资治通鉴》,毛主席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他曾对历史学家吴晗说:“《资治通鉴》虽然立场上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基本讲明白了历代的兴衰,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从中吸取历史经验。”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毛主席能带领我们建立新中国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部分地区都沦陷于日寇之手,广大河南百姓身处水深火热。  
由于河南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这也就造就了河南是一个粮食产量大省,毛主席更是从中看到了战机,立即开始调兵遣将。  
大量的干部被派往河南,组织当地的人民展开游击战,很快就创建了豫皖边,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指挥军队进入河南创立了中原解放区。  
可以说河南人名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解放后,毛主席就一直想亲自去一趟南阳,既能看看南阳的历史古迹,也能慰问一番南阳的地方百姓。  
我们将镜头拉回来,时任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得知毛主席要召见他,整个人激动的睡不着觉,为了给毛主席留下一个好印象,他连夜整理南阳市的相关资料。  
到了11月11日这天,魏兆铭作为最后一个给主席汇报工作的人,刚开始发言,毛主席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诸葛亮曾在南阳卧龙岗隐居,可他并不是南阳本地人,你知道诸葛亮籍贯是哪里吗?”  
本以为毛主席会问一些关于南阳的民生问题,他信心满满的正准备回答时,却被毛主席的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可谁也没有料到,毛主席会在省座谈会上提出历史相关的问题。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顿时满头大汗。  
看出了他的窘迫,毛主席并没有为难他,而是耐心的跟他解释:“诸葛亮是山东琅琊人士,为躲避战乱,随叔父诸葛玄搬迁到了荆州南阳郡,躬耕于南阳卧龙岗,你可记住了?”  魏兆铭松了口气,连连点头。  
可就当他以为可以继续汇报工作时,却不料毛主席此时又提出一个问题:“西汉末年,刘秀在南阳起兵,得到了二十八位人才的帮助,最终建立东汉王朝,给南阳留下了二十八宿走南阳的佳话,你可知道,这二十八宿中的第一名是谁?”  
这下魏兆铭这下彻底傻眼了,迎着毛主席期许的目光,他羞愧的低下了头,他虽为南阳市县委书记,可对此地的历史却丝毫不知。  
就算这样,毛主席也还是没有责怪他,继续耐心给他解释:“二十八宿就是东汉王朝的云台二十八将,其中以邓禹为首,他就是你们南阳县新野人。”  
魏兆铭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将主席的悉心教诲铭记于心!  
“那我在问你个实际的问题,现在南阳县农村合作社的社员,每人每个月能分到多少香油啊?”  
在场的官员都了解魏兆铭的为人,以他的态度和能力这点问题应该难不倒他。  
可们没想到,魏兆铭再次羞愧的低下了头,原来他只知道南阳市的市民每个月可以领到多少,再往下细分到农民工就不太清楚了。  
对于魏兆铭的一问三不知,毛主席虽有些不满,但并没有因此而责怪魏兆铭,而是郑重向他提了两条建议:“南阳是我国的历史名城,你身为县委书记,需要多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这样能够让你更好地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当你成功融入人民群众后,你要切实地关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这样你才能做一位负责的父母官。”  
此后的日子中,魏兆铭每每遇到工作中的困难,都会想起今天毛主席对他的教诲,从而更加激励自己。

取自文献
毛主席视察河南,县委书记一问三不知,主席做法至今仍值得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