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苏

 华文国雅科研院 2023-10-21 发布于江西
         前些年某个秋日,我出门时看到三楼的湖南房客,正蹲在小区旁的荒地边,采呀摘呀着些什么,好一副投入模样。遂走近一看,原是几丛紫苏,便上前问了一句:“这东西能派啥用场?”“吃呀!”她随口答道,或许是抬头看到了我颇为诧异的神情,进而告知:“紫苏不仅能生吃,还可炸、拌、汆汤,与虾、蟹同烧,有去腥解毒功效。眼见进秋了,它们顶端的叶子一天天老去,又不见人摘,这样落寞地萎败下去,未免可惜,便来摘上一些,回家做菜吃。”
  世上有不少东西,在不知时从来察觉不着,而一旦认知之后又会发现它很常见。譬如紫苏,在吾乡就属于极易被忽视的物事。
  这种叶呈锯棱状,阔卵形,背长柔毛,茎呈绿色或紫色的植物,多见于巷子里、柴堆旁、渠沟边等几乎日日都会路过的地方。按理说,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对世间草木,鲜有不喜欢的。唯独紫苏,别看名称极美,有种来自民间的贵气,平日里,却连蝴蝶、蜜蜂都没兴趣围着它们转,更勿用说我们这些小孩了,对之实在懒得搭理。一个“臭草”的诨名,便可知大家对其嫌弃度有多高了。
  故而,当那天我有生以来第一回得知,这不起眼的野草,居然还有诸多功用时,返家后马上便在网上查阅起了紫苏的前世今生。不查不知道,一查出乎意料,历史上对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情有独钟者,大有人在。就连给它们起的别名,桂荏、赤苏、白苏、香苏等,亦透着几分雅致。
  说来凑巧,几天后刚好有朋友邀我去吃海鲜。席间上了一盆龙虾,雪白的肉块伴着冰沙,于数片紫苏叶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精美,充满诱惑。启箸一尝,清香中略带微涩,说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只觉有数分新奇,犹如暗号般,令人浅尝辄止。
  后一次不经意的机缘,从一位中医邻居那儿得知,紫苏还是一种中草药。凡遇到风寒感冒、胸闷不舒时,折上几株煎水喝,有很好的疗效。遂一时心动,拿着铁锹到野地里挖来几株,移栽到露台上。
  本就像野草一般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紫苏,一经精心培育,来年立春后,便一天一个样长了起来。从毛头的小脑袋到鼎盛华年,宛若清新小旦,水袖长舒,一转身一亮相,便获得个满堂彩。
  入了夏,紫苏长得愈发蓬勃,枝桠横生,紫亮亮地占据了露台一大块地盘。瞧着那深紫带着轻微蜡质的叶子,脉络清晰突现,不仅让我深感欣喜,就连家中访客,也常因好奇而驻足。
  不知从何时起,以往并不热衷于家务的我,开始在闲暇时学着自制一些吃食,如草莓酱、糖桂花、青梅酒等,那次我想到了用紫苏泡茶。在如今的我看来,偶尔一些看似无聊的亲力亲为,好比是另一种方式的打坐参禅,能让人忘却不少的庸常烦扰。
  于闲暇的午后,到露台摘几片紫苏叶,用沸水一泡,静观袅袅茶雾中,紫色叶片翩翩起舞,掀起一浪浪璀璨光芒。再切一片柠檬,加点白糖到茶里,放入冰箱稍候片刻取出。人坐到躺椅上,一边倾听窗外虫鸣,一边品饮手间清饮,于这淡淡的甘涩滋味中,舒展独一份的简静心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