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老师的静雅人生

 华文国雅科研院 2023-10-21 发布于江西
        普希金说过,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内心的宁静作为基本特征。如果这句话运用在张老师身上的话,她简朴的生活观,遵循内心选择,就是一种追随本心、超凡脱俗的幸福。这几年,因工作关系,我先后认识了几位上海东华大学的老师,其中一个叫张优维的老师,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虽然与她接触仅有一天的时间。
  那天,张优维老师带着满满一中巴车的大学生到我公司参观,我全程负责接待。张老师从停稳的中巴车下来时,只见她剪着齐耳的短发,消瘦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灰色的夹克衫配上淡蓝的牛仔裤,脚上穿着一双北京老布鞋,一身简单朴素的打扮,犹如邻家阿姨。我迎上去和她握手时,隐隐闻到她衣服上淡淡的肥皂清香味。
  按惯例,前来参观的师生都是自带伙食,到了午饭时间,我去请张老师和我一起到公司食堂就餐,正好碰到她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带的饭菜,白白的米饭上面,点缀些许闷得发黄的鸡毛菜。张老师感谢了我的善意,说自带的饭菜,不能就这样浪费。她还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和众多同学们一起吃饭很有意义。
  整个参观流程中,张老师始终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话,不时拿着一支笔低头在一本笔记本上记录着。参观完毕,临别时,我让她扫码关注一下单位公众号,以便她和她的学生深入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在目前的发展动态。由于光线太强,她扫码几次都没成功。我索性拿起她的手机,近距离在我手机上扫码,我这才发现张老师用的是一部很旧的国产手机。鹅黄的外壳严重磨损,屏幕也有几道划痕。我问张老师这部手机用了多少年了,她笑着说已经用了5年了。
  拥有博士生导师头衔的张老师,生活和经济情况一定不差,按理说,买一部手机不在话下。在这个更新换代超快的年代,一个国内一线城市一流的大学博士生导师竟然把一部手机用了5年后,还当作宝贝一样舍不得换掉,继续用着,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我试探地问张老师怎么不换一部新手机时,她笑着说,能用就好。我不禁对张老师肃然起敬。
  第二天又有一批学生前来参观,我无意中和张老师的学生聊起这件事。学生们纷纷对我说,我们都非常敬佩张老师,别看张老师过着节俭的生活,可她对待别人又是那么慷慨,她经常暗中资助那些贫困学生呢。
  杨绛先生说过:“生命活到极致,是简与静;美到极致,是素与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张老师的这种“简与静,素与雅”,不仅体现在外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张老师这种不加修饰的本色简朴,蕴藏着巨大的人生魅力,赋予她的学生一种巨大的无形力量。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们福气,也是国之幸也。
  在这个繁华浮躁的社会里,张老师的简朴生活观犹如一股清流,提醒我们思考生活的本质和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