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体流变 关于诗体的流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概括为“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体诗的流变轨迹。 风、雅、颂指《诗经》。《诗经》中的诗绝大多数篇章都是四言句型,两字一顿,偶数句押韵。 《离骚》指楚辞体。“楚辞”的句式从三言到八言都有,长短不拘,参差错落。在句与句之间以及一句之中用“兮”字以表停顿语气。 汉代诗歌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班固的《咏史诗》,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七言诗的起源可能早于五言诗,但七言诗的成熟却晚于五言诗。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已表现出七言诗的雏形。三国时期魏国曹丕的《燕歌行》通篇七言,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文人创作的七言诗,标志着七言诗的形成。 “歌行杂体”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以鲍照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继承汉乐府歌行体,运用了大量的七言句,又夹杂一些五言句,不必严格齐言而又句句押韵,形成了一种新的七言歌行杂体。如鲍照的《拟行路难》,这种五言、七言歌行杂体,不仅对唐代歌行杂体产生了极大影响,为唐代五言、七言格律诗大的形成亦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沈宋律诗”,指的唐代格律诗。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世称“沈宋”,他们的诗歌多宫廷应制之作,内容空洞,,无甚可取。但辞采绮丽,讲求格律,精研音韵,标志着五、七言律诗的定型,成为律诗创作所遵循的标准,因而成为唐代格律诗的代称。 唐代格律诗之前的可以通称为古体诗。 二、诗词格律常识 1.近体格律诗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是唐朝人创制定制的。唐朝人称这种新诗体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唐朝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这么叫。有了近体诗以后,唐以前的诗,就通称为“古体诗”。唐以后部合近体格律的诗,也称为古体诗。近体格律诗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数: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每句五字的称“五言”,每句七字的称“七言”。 (2)句数:有四句和八句两种。四句一首的叫“绝句”,八句一首的叫“律诗”。五言四句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四句的称为“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八句的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八句的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3)平仄:不论五言或七言,每句诗用字的声调都必须平仄交替。这样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有韵律之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4)押韵:绝句、律诗一律押平声韵,不换韵。“押韵”也叫“叶韵”。平起的诗首句起韵,仄起的诗第二句起韵,其下都是隔句押韵。如王维《竹里馆》。 (5)对句:对句又称“对偶”或“对仗”,就是上下两句配成对,不但字句平仄要相对,而且字义也要相对。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定要各自对仗。首联和尾联不作规定。绝句只要求平仄相对,而不要求字义上相对。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的“野旷天低树”和“江清月近人”的平仄和字义都相对。 2.了解平仄声 平仄诗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所谓“格律”壮阳药就是讲平仄。 平仄,是汉字声调的分类。每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一个音节都有它字的声调,而且声调具有辩义的重要作用。 从六朝以来,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说法。“平声”就是调值与“平”字相当的声调,上、去、入可依次类推。但古人的语言已不可能听到,因此,古代语音高低、升级、轻重、舒促的调值也很难考知。一般认为,平声字较多,占2/5强;上、去、入三个调类的字则比较曲折、急促。作诗的人,为了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使音节显得起伏灵动,就把平声字与上、去、入三声字交错在诗句中使用。因为上、去、入三声字读起来险仄、急促,所以就以“仄”字来代替。这就是平仄音律的得名。平仄在同一句中是交替的,在对句中是相反的。一首平仄调和的诗,读起来就会声调铿锵、抑扬顿挫。 估计语音是不断变化的。六朝以来“平、上、去、入”的四种声调于现今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调是不能简单对应的。说直白些,现代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基本上就是古代的平声(只是有少量的入声字,约650字混入);上声、去声基本上就是仄声。 3.格律诗的押韵和平仄格式 先说押韵。押韵即是指在需要押韵的韵位用同一个韵(或邻近的韵)的字,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美。押韵字称为“韵脚”。律诗押韵的原则是,每联的对句必须押韵,即二、四、六句押韵;而且只押平声韵(仄声韵极少),一韵到底;首联出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如杜甫的《登高》。 这首七言律诗,首句就入韵,句末字押韵,四联全都是对仗到底(律诗要求中间两联须对仗),且首联中还句中自对,实属不易。 前人作诗一般都是用“平水韵”,以南宋末平水日刘渊制定刊行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而得名,刘渊把宋以前的用韵归为107部(清代王文郁定为106部)。它是元代以来近体诗押韵的依据。“平水韵”基本上是用的隋唐音,其中一些子的读音,今天已发生了变化。因此,近代又出现了新编韵书,如《中华新韵》《诗韵新编》等。 再说平仄。律诗平仄搭配的原则又两个:一是“对”。即一联之中,出句和对句首字的平仄必须相对,而绝不能相同。其目的是为了在一联中声调有变化,念起来抑扬顿挫、和谐优美。二是“粘”。“粘”是指下一联出句的首字和上一联对句的首字平仄必须相同,即“粘”在一起。这样就会使上下两联的平仄不雷同而有变化。 按照“对”“粘”以及押韵原则的要求,五律、七律平仄的格式不外乎各有以下4种,首句平起入韵式、首句平起不入韵式、首句仄起入韵式、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轨,以仄起为常见。七律与五律相反,以首句入韵为正轨,仍以仄起为常见。 了解了律诗的格律,绝句的格律也就容易掌握了。绝,即断绝、截断的意思。绝句即截取八句律诗中的四句而成。 4.词牌、词韵、词的平仄和句式 词来自民间,它本是配乐的歌词,所以当初称为曲子词。词牌本来是指填写歌词时所依据的音乐曲调的名称,所以词牌又称词调、词谱,有固定的长短格式与曲调声律。后来,词与曲逐渐脱离,词牌就由乐曲的名称变成一种填词的有关字数、句数、分段、平仄、押韵等规定的固定格式。 词牌的来源大致有三种: (1)直接用乐曲名称。例如,《苏慕遮》原是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舞曲,舞时要互相泼水,“苏慕遮”就是防水用的油布帽子,以它作为乐曲的名称。 (2)由歌词的内容概括而得名。例如《渔歌子》是歌唱渔夫生活的,《踏歌词》是歌咏舞蹈的。 (3)摘取词的部分字句命名。例如《忆秦娥》是由于这个词牌的第一首歌词“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句,因而得名。 词牌广泛流传之后,不仅没有曲谱的作用,而且词的内容与原来的词牌名也没有太多饿联系,仅仅表示一种格式。所以,在填词时往往要另外加题目。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不同的词牌,有着各自不同的字数、句数、分段、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填词时必须按照词谱,不可移易。 关于词韵,已找不到唐宋人规定词韵的专书。不过,词时可以吟唱的诗,词韵基本上也就是诗韵。只是词最初是民间的歌辞,它的押韵必然要比用作科举考试的诗韵更宽些、更自由些。 词的句式大体可以分为律句和非律句两类。所谓“律句”,平仄格式与近体诗的句式相同,即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点,平仄交替,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以说是律诗的句式在词中的运用,在词中占绝大多数。非律句是词中的特有句式,从字数多少来看,最短的有一字句,最长的有是十一字句。如李清照的《十六字令》的“诗,几许清奇几许痴。夕霞晚,魂梦几人知”。 三、对联、楹联常识 1.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又称为对子或联语,以其上下两联必须对偶而得称。对联通常是张贴于楹柱上,故又称楹联。 对偶的修辞手法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被广泛地运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有许多对偶形式的句子。汉魏六朝出现的骈文常常通篇都用对偶句,唐代格律诗中更要讲究对仗。对联就是从这些文学体裁中脱胎出来的。 晚唐时对联已开始从诗词、赋体中脱胎出来,走向独立。但把对联贴在大门两旁作为春联,是五代时的事。 据载,我国古代有挂桃符的风俗,在岁末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刻画神荼、郁垒二神像为符,挂于大门两旁以压邪。后来发展到在桃符上写一些除祸祈福的吉祥话。五代时又于桃符上题联语,此联语用于春日,古叫春联。最早的春联始于五代后蜀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常春。”这副对联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北宋以后,对联的书写逐渐推广,明代进入了对联发展的黄金时代,清代是对联发展的极盛时期。清代对联创作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超过前代。清代在对联的收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少诗人在他们的诗集后专附有成卷的对联,还有人收集整理对联的专书,如梁章钜的《楹联丛话》。 2.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单独使用的对仗句。所谓对仗、对偶,就是上下两联之间要字句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称、语意相关、平仄相偕、共同构成一个特定而完整的意义。因此,称为对联必须具有以上六个方面的特点。 (1)字句相等。是指上下联的字数和句数都相等,而不是简单的字数总和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特点。 (2)词性相当。是指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必须有相同的词性才能构成对仗。 (3)结构相应。是指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 (4)节奏相称。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也就是指上下联对应处是两字一顿或三字一顿的节奏相同。 (5)语意相关。指的是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 (6)平仄相偕。指的是对联要讲平仄,其上下联的用字要平仄相对,一联之内要平仄交替。 3.楹联的横额及书写格式 横额也叫横批,是一副对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统领、协调上下联的作用,与对联相映生辉。 横额要求十分精炼,多为四个字,也有少于四个字或多于四个字的。如《无锡梅园香雪海联》,横额“香雪海”。 有的横额语句精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郭沫若《题四川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联》,横额“凯歌百代”。 关于楹联的书写,传统的做法是竖写,不用标点符号,上联在右,从右到左写。下联在左,从左至右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横额旧时习惯也是自右至左,现在也是自左至右的。对联有时有题跋、落款,说明撰写的时间、作者、意图与北境,可写在正文的前后。 |
|
来自: guanghua4210 >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