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

 魔药学教授 2023-10-22 发布于陕西

年代类型
代表作/人物
史前刻画符号各地文化器物刻符/丁公陶文
仓颉造字神话传说
先秦甲骨文殷墟刻辞甲骨
金文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虢季子白盘
何尊、墙盘、逨盘
大篆战国石鼓
秦代小篆/四山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
汉代隶书《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
《曹全碑》《华山庙碑》《张迁碑》《衡方碑》
《鲜于璜碑》《石门颂》《西狭颂》
魏晋南北朝书中四贤
王羲之、王献之、钟繇、张芝
名家陆机、王珣
隋唐时期初唐四大家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颜柳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智永、张旭、怀素
名家冯承素、国诠、杜牧
五代十国名家杨凝式
宋元时期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瘦金体赵佶
名家林逋、文彦博、韩琦、王安石
元初三家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
名家康里巎、杨维桢
明清时期明初三宋宋克、宋广、宋遂
二沈沈度、沈璨
晚明四家董其昌、邢侗、张瑞图、米万钟
清初
王铎、傅山、祝枝山
扬州书派
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
清四家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

  

  

  

山东龙山文化时期滨州邹平县“丁公陶文”文字整齐地刻在一件泥质磨光灰陶大平底盆底部残片的器内面,计有5列11个字。这些刻文笔画流畅,独立成字,刻写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图画的阶段。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

神话传说“仓颉[jié]造字,仓颉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规范和使用,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明一统志·人物上古》亦记载:“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甲骨文,19世纪末年以来,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先后出土了十余万片刻有文字的占卜甲骨,绝大部分是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王室的遗物。所记单字约 4500 个,已释读出约 2000 个,其文字特征是字数多、字形杂、语法完备等。 

殷墟“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时代为商王武丁时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译文:癸巳这天进行占卜活动,一个叫殼的贞人发出卜问 ,询问接下来的十天里,会不会有灾祸发生?  商王看了占卜的征兆后,认为可会有灾祸发生 。到了甲午这天,商王外出打猎,在追逐一头野牛时发生了意外 。一名小臣驾驶的车辆车轴断裂,先撞到了石头上,而后撞翻商王乘坐的车辆,商王车上一个叫子央的人也摔了下来。

金文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记录文字。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的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  

西周何尊,1963年出土,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即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遗存仅见石鼓石刻文。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线条变得均匀柔和、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

战国石鼓,唐初出土,十个石鼓现存北京故宫。上面刻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中国最早的刻石文字,原刻有700多字,现存300多字。内容记载畋猎之事,现为大篆字体的代表。

小篆,是由秦丞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小篆的笔划较细 ,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宋碑《峄山刻石》,小篆书法碑刻,前半部分(“始皇诏”)刻于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刻于前209年。传为李斯所书,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峄山书门,毁于南北朝时期,现有宋代摹刻碑存于西安碑林,元代摹刻碑存于山东邹城博物馆。 

“始皇诏”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専(专)惠,寴䡅(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𤉣(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一说战国时期) ,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曹全碑》,隶书书法碑刻,东汉公元185年立,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碑阳正文849字,东汉王敞等人为上司主官郃阳令曹全所立的功德碑,追述曹全的家世及为官政绩,背面刻写的是五十多人的捐资名单。碑石于明代万历年间在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

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九成宫醴泉铭》是632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现存于陕西咸阳麟游县碑亭景区 。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得意之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玄秘塔碑》,是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记叙了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

《颜氏家庙碑》,是780年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刻立,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及其仕宦经历、后裔仕途、治学经世的情况。 由颜真卿撰文并书,碑额为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之碑”6字,可谓书额并称、楷篆双绝。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为镇馆之宝,是颜真卿现存最晚作品。


十大传世名帖
书作作者收藏地
行书《三希帖》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博物院
子东晋王献之《中秋帖》北京故宫博物院
侄东晋王珣《伯远帖》北京故宫博物院
行书《神龙本兰亭序》唐冯承素
北京故宫博物院
行书《祭侄文稿》
唐颜真卿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书《自叙帖》唐怀素台北故宫博物院
行书《黄州寒食帖》北宋苏轼台北故宫博物院
行书《蜀素帖》
北宋米芾台北故宫博物院
行书《仲尼梦奠帖》
唐欧阳询北京故宫博物院
草书《千字文》北宋赵佶辽宁省博物馆
行书《前后赤壁赋》
元赵孟頫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书《诗帖》
明祝允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帖》清朝乾隆皇帝酷爱书法,于是他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了一间十平米不到的小暖阁,用于珍藏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名贴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为“三希阁”,而藏于此阁内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就被后人统称为“三希帖”。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释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唐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东晋王羲之《兰亭序》手稿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奉命将原迹摹成了副本。摹本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

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

北宋苏轼《寒食帖》,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

唐怀素《自叙帖》,草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自叙帖》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全卷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释文: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

北宋黄庭坚《诸上座卷》,草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写的五代金陵(今江苏南京)僧人文益的语录。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第079号。

释文:“诸上座为复只要弄唇嘴,为复别有所图,恐伊执着,且执着甚么,为复执着理,............

北宋赵佶《草书千字文》草书书法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作品写得迅疾威猛,气势浩荡,一泻千里,有“舍我其谁”之势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第081号。

释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草书诗帖》被誉为明代奇才祝允明草书绝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36.1厘米,横1147.5厘米,书曹植《乐府》四首,是祝允明的代表作品。

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