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华横溢的杜甫不管在什么时代只能是穷困潦倒的命!

 风声之家 2023-10-23 发布于江苏

原创 南s国z劲松 扬帆起航xfb 2023-09-25 23:44 发表于山东

中华文化五千年光辉灿烂,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层出不穷,唐宋两朝为盛。所以有了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诗宋词名扬天下,一般情况下诗人或文学家都是那个时代有名的知识分子,大都有一官半职,非富即贵,个人生活圆满,诗词流芳百世,妥妥的人生赢家!

咱就比如说诗仙李白吧,虽然一生狂放不羁,天马行空,诗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经常喝得酩酊大醉,酒后挥毫三百篇,文辞惊醒梦中人,连天上的神仙都叹为观止。李白一生虽然不能说是锦衣玉食,但也衣食无忧,因为他毕竟是皇室宗族的体制内人员,每月都有足够的俸禄,足够他纵情山水畅游四海,而且当时很多官方驿站都不收他的差旅伙食费,并且还有一些官场上的诗友给他一些资助,小日子过的悠哉悠哉,他写得诗词狂放浪漫,那是因为他有浪漫的资本,如果天天吃不饱饭饥肠碌碌,谁还有心情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啊!

像 韩愈、岑巩、王维、柳宗元、王安石、苏东坡等等都是大官,虽然宦海沉浮,但好歹都是官方体制内的人,大都风光一世潇洒一生。

只有杜甫是一个例外,首先我们知道杜甫是著名的诗圣,其文采飞扬,绝对不输李白王维等人。之所以一生落魄不堪,和他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更和他站错了队有很大关系,在那个封建皇帝专职的王朝,他忘记了自己的服务对象是谁,站错了队,一辈子老跟底层老百姓站在一块儿,天天写一些歌颂底层人民苦难的诗词,像什么石壕吏、三吏、三别之类的诗词等等。虽然也很感人,但是他忘了是谁给他发工资了。

在中国古代,所有的人都是为皇帝服务的,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的人都是为皇帝一家人服务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臣民以服从为美德。那么作为知识分子也毫不例外应该为封建王朝服务,修文练武,为的是歌颂帝王,歌颂朝廷,歌颂忠孝美德,学好文武技,卖与帝王家,皇帝给你开工资,你还不懂得如何效忠,那就活该受穷。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被判刑处死。像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只允许一个社会有一种歌颂认同皇帝的声音存在。

知识分子要想走上仕途就要通过科举考试,牢记四书五经,遵守封建伦理道德。杜甫明显站错了队,天天跟底层人民混在一块儿,科举失意,不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其实,中国人内心深处特别重视血缘关系,就是古代家天下以男性为主的社会,确定了男人在一个家庭中的统治地位。重视家族血统的延续,使得中国人特别爱生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所以,这种千百年来的习惯一直沉淀、积累、流传,导致我们今天男多女少,特别喜欢繁衍后代导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男多女少,很多女人眼高手低,挑三捡四沦为大龄剩女,也使中国光棍数量惊人。

在中国古代,女人是男人和社会的附属品,地位十分低下。但是今天,女人思想解放,地位普遍上升,有些女人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看不起男人,道德堕落,以金钱和权力作为唯一的出发点,毫无做人做事的原则,使社会风气越来越恶劣。

别的诗人写诗大都描写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花前月下的爱情故事、要么就是理学仁爱思想等知识分子的空洞理想,歌颂一个时代忠君爱国之类的东西,而杜甫偏偏描写底层人民的苦难,揭露时代的黑暗,像这样的人在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眼里都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杜甫也只能注定了贫穷潦倒一生。

还有一点,杜甫这个人既然没有科举中第,那么就应该好好做人,就是说讨好当朝权贵,谋个一官半职,性子委婉一点,但杜甫偏偏不,他不仅清高,而且还眼高手低,恃才傲物,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懂得攀附权贵,只顾自己嘴痛快仗义执言。

其实,历史上的杜甫本来是一个富三代,祖先是晋朝著名的官员杜预。在唐高宗武周时期,杜甫的爷爷还在朝中是一个有一定发言权的大官,想必也给杜甫留下了不少财富。

到了杜甫这一代,虽然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过个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没问题。杜甫年轻的时候也勤奋好学,但可惜多次参加科举失败,始终没能进入仕途做官。直到最后一场考试的时候,本来杜甫考的还不错,但因被宰相李林甫“野无遗贤”,这一期的考生全部无法上榜,杜甫的科举梦彻底碎了。

雪上加霜的是,这时候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的家也在战乱中遭到空前浩劫,杜甫变得一文不名,穷困潦倒,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忘记一个大唐臣子的身份,不远千里万里,跋山涉水,跑到四川去寻找当时落魄的唐玄宗,准备为国尽忠,发光发热。

唐玄宗这个感动啊,自己都山穷水尽了,竟然还有人来投靠效忠自己,龙颜大悦,当即赏给了杜甫一个小官。

按道理说杜甫应当抓住这来之不易的仕途机会,自己科举没考上,又不会溜须拍马,现在皇上器重自己,应当借着这根杆往上爬才对。但可惜的是杜甫不知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人在屋檐下,宁死不低头,几次三番上奏为百姓说活,看不惯皇上的所作所为,多次上奏批评。唐玄宗大怒,真是不知好歹的东西,给脸不要脸,皇帝一生气,大手一挥,杜甫又沦为了平头老百姓,成了一个流民,在战乱中沉浮。

在35岁以前,杜甫生活安逸舒适,所写的诗词大都充满了浪漫情怀,35岁以后,在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中,杜甫和底层百姓生死与共,流离失所,在这段时间内所写的诗忧国忧民,揭示了当时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黑暗。

正是在这个期间,杜甫知道了底层人民到底有多么艰辛,他平时看到的歌舞升平只是少部分统治阶层粉饰的太平而已,所以他才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三吏、三别,表现了大唐盛世底层人民的艰辛和社会的现实。

其实,杜甫本身也有不少缺点,急功近利,恃宠而骄,清高孤傲,恃才傲物,不合群,也是书中记载的杜甫身上的一些毛病。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对杜甫的评价都远不如现在这么正面。

当然,对待历史,我们要怀有一种批判主义的态度,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很多时候,失败者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胜利者的细小优点不仅会被放大,还会尽情讴歌。

由此可以推断,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人民苦难程度很可能是作者描写的很多倍,社会阶级矛盾也更加激烈尖锐。大唐盛世,只有一部分皇族、官吏、商贾、大地主歌舞升平,普通民众依然生活在终年劳碌之中,尤其是在唐朝中后期,社会贫富矛盾激化,军阀混战,底层人民起义不断,使唐朝迅速走向了衰亡。

在有的史料中也说明杜甫在平时的为人处事方面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脸皮薄,清高,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性情太耿直,不懂得委婉,这让杜甫的人生之路屡屡碰壁,一生贫困潦倒,好像也只能贫困潦倒。

一生清贫、穷困潦倒的杜甫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词,也许只有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他才能写出那种贴合生活实际的诗词。封建时代家天下的王朝统治不知道隐藏着多少黑暗残酷的真相,也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优秀人才。

杜甫,作为一个诗人,一个不会来事性情耿直、清高孤傲的知识分子,是那个动乱年代的受害者,更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和一个民族的悲剧。直到他死后,才被人们称为“诗圣”。

杜甫是大山上的一棵青松,甘愿忍受贫穷,一生清白,高傲孤直,岩石喂养他,雨露滋润他,日月抚慰他,一世的清白,只为那一缕清风,万世明月,千秋太平,民间疾苦!

所以,虽然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是今天没有人记得唐朝的富商贵族,忧国忧民的杜甫成为了流传千古的诗圣,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确切地说,是人民的观念创造了一个他们认为对的社会。

而这种观念在千百年来不断更新变化,使社会不断改革图强,一个民族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比起不断令人头晕目眩的讴歌来,我们更应该接受现实主义的批判和清醒!诗圣杜甫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千年传送的诗词,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现实主义批判文风,这才是最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