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承认的书法“大师”,传世小楷被奉为“国宝”,禁止出国展览

 墨品书法网 2023-10-23 发布于北京

在当代书坛有不少自诩“大师”的人,他们用一手哗众取宠的“丑书”,或者呆板僵硬的“印刷体”,自认为书法水平出类拔萃,能跟古人相提并论,大肆宣扬自我水平,实则就是东施效颦,误导不少学书者,真正的书法“大师”,崇尚典雅清逸之气,有着“不显山、不漏水”的高深境界。

例如近代的吴玉如就是一位十分低调的书法家,他从5岁就开始学习书法,20岁到30岁逐步提升笔法技艺,主要以“二王”法帖为宗,先后临摹了王羲之的《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名作,领悟了帖学的秀丽飘逸之美,让笔法婉转多姿、灵巧动人,一提一按精致清润,蕴含文人风姿。

同时他还从魏碑的刚劲峻拔之气中,体会大字楷书的精妙,临摹过《张猛龙》、《崔敬邕》、《郑文公》等法帖,取学了楷书的宽博拙朴之态,之后即便临摹了欧阳询的《皇甫君碑》、《化度寺碑》等作品,也没有被“唐楷”的精严势态束缚,并用虞世南、褚遂良的温润绰约之姿,中和了魏碑的峭拔之势。

尤其是他的小楷点画温雅研媚、含蓄内敛,把笔锋的劲力裹挟于点画内部,让内在筋骨撑起血肉之美,字字温文尔雅,行笔流畅率真,提按翻转轻盈精准,产生几分空灵娟秀的韵味,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感,同时还融入碑学的拙朴浑健之感,带有几分刚强峻拔的气势,更经得起品味与琢磨。

而且最精妙的一点是,吴玉如的小楷结字疏朗宽阔,有着大字的气度跟风范,动宗伯曾说:“小字难于宽展而有余,又以萧散古淡为贵,游刃有余地”,小字笔画精微细小,但每一笔还必须从容自若、舒展明朗,不能失去书法的典雅气韵,因此小楷最能检验一个人的书法根基是否深厚。

例如从他的《千字文》跟《临乐毅论》中看,其字内在布白匀称明朗,没有局促紧张之感,结字的轻重虚实对比拿捏的恰到好处,放大数倍也毫不松散,这种功力就算是欧阳询、虞世南等人也没有做到,而能写出大字磅礴舒展之风的颜真卿,却没有吴玉如的萧散清逸之气,由此可见吴玉如书法实力确实高强。

并且吴玉如极为低调谦逊,从不称自己是书法家,他认为文人把字写好是应该的,但实际上他的书法水平,已经远非写的好能概括出来的,曾被启功称赞曰:“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是启功认证的书法“大师”,李苦禅也赞赏说:“玉如公书文绝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当重之宝之。”

确实吴玉如经典的传世书法作品,无论是小楷还是行书,都被列为“国宝级”文物,被永久禁止出国参加展览,还曾是欧阳中石的书法“老师”,从以上种种的评价跟成就中,可以看出吴玉如确实胜过当代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在气度跟实力上都能与晋唐名家相提并论,值得后世学者推崇。

您对吴玉如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