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飞骏:犹太人侵占了巴勒斯坦的领土和家园吗?

 sarazyn 2023-10-23 发布于河南

犹太人“侵占”了巴勒斯坦的领土和家园吗?

——熊飞骏

图片

哈以战争暴发后,虽然地球村多数文明国家站队以色列,谴责哈马斯的恐怖袭击;但也有不少国家和社会团队同情巴勒斯坦。美利坚哈佛大学就有32个学生团队抨击以色列,认为以色列才是恐怖袭击的根源。

抨击以色列同情巴勒斯坦的阵营,普遍认定以色列是“侵略者”,侵占了巴勒斯坦的领土和家园。你闯到别人家里鸠占鹊巢,就别怪主人无底线反击了,为了生存而自卫不存在“防卫过当”的说辞。

问题的根本在于:犹太人是否真个“侵占”了巴勒斯坦的领土和家园。

答案是否定的,理由请听下文分解。

犹太人立国时,中东并不存在巴勒斯坦这个国家,没国家哪来“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领土一说自然站不住脚。

犹太人是否“侵占”了巴勒斯坦人的“家园”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美利坚和印第安人。美印问题与巴以问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英国早期殖民者来到詹姆斯敦以前,北美大陆只有印第安人,把美利坚49个州(夏威夷除外)说成印第安人的“家园”也不为过。

今天美利坚人填满了美国49个州,印第安人被强行迁入几个偏远的“保留地”苟延残喘。今天的地球村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谴责美利坚人侵占了印第安人的家园。

为什么?

英国早期殖民者登上北美大陆时,并没有暴力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早期殖民者的私有土地是和印第安人“订约”获取的,能够订约的前提当然是给印第安人想要的东西,“购买”是最主要的方式。“购买”不一定都付“金钱”,对方眼中的生活必需品或稀奇物品也是“支付方式”之一,就如民国时期贵州省的鸦片当货币流通一样。欧洲值不了几个小钱的玻璃珠、啤酒、火枪在印第安人眼中可是无价之宝。一小袋玻璃珠在旧大陆也许值不了一英镑,却能在印第安人手中换得几百上千亩土地。印第安人最不值钱的是土地,玻璃珠则是从没见过的神奇“宝石”,是奢侈品之最。

你也许会指责英国殖民者在和印第安人的交易中,采用了欺骗方式获取暴利,但正规的商业活动却不认同这一指责。1988年我国犀角价格暴涨,从几百元一公斤一夜暴涨到25万人民币(以后又下跌到几万元)。飞骏的一个同学去深山消息闭塞的山村,用一百元人民币从山民手里买到了价值10万元的犀角,你能说他“欺骗”吗?那块犀角在山民眼中根本不值钱,搁在院里供本村小孩退烧压惊。村里哪家婴儿发烧哭闹吐奶,就来这家挫一点犀角粉给孩子喝下去,自己动手挫不用支付一分钱。商业交易不只是交换商品价值,还有“信息”。信息落后交易上当只能怪自己没见识,不能怪对方欺骗黑心眼。

印第安人没有“产权”意识,土地“交易”给白人殖民者后,第二天仍继续去白人的“私有土地”打猎采集。主人劝他们离开还恶言相向,甚至依仗人多势众大打出手。主人这时拿枪还击,你能责怪主人吗?

印第安人不服气,招集更多的同伴对白人定居点发动突然袭击,杀光男人抢走漂亮女人,詹姆斯敦的第一批白人殖民者就被印第安人屠杀一空。幸存下来的白人纷纷拿枪自卫,把来犯者赶出村庄,然后乘胜追击攻入印第安人村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烧光他们的房子占领他们的土地。

更多的印第安部落结成了联盟,开启了与白人殖民者的长年战争。白人殖民者依仗技术和管理优势,以少胜多击败了印第安人,占领对方更多的土地,以安置更多的白人殖民者。当白人殖民者取得了人口优势时,为了一劳永逸解决来自印第安人的威胁,开始实施“进攻性防卫”,主动进攻印第安人村庄,幸存者强行迁往“保留地”……

这就是美利坚人和印第安人的恩怨情仇。

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的恩怨情仇,几乎是白人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翻版。

犹太人是在十九世纪后期开始移民巴勒斯坦的,一是基于犹太人返回上帝“应许之地”的千年梦想;二是东欧尤其是俄罗斯对犹太人迫害的加深。

犹太前期移民返回巴勒斯坦后,主要通过向当地阿拉伯地主购买土地来获取立足之地。

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一开始就是全民族有计划的行动,而不是单个人一时的心血来潮。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能够率先移居巴勒斯坦的移民先驱,多数都不是有钱人。他们的移民成本,主要来自身居欧美犹太富人的慷慨解囊。犹太人是一个“团队精神”特强的民族,舍得为团队利益出血本。

犹太移民信守契约,不差钱舍得出高价,自然赢得了阿拉伯地主们的热烈欢迎。犹太人是干事业的奇才,也能给普通阿拉伯人提供工作致富机会,自然也能赢得下层阿拉伯人的好感。因此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前几十年,是阿以关系的蜜月期。上致奥斯曼土耳其总督,下致干粗活的劳工,都很期待身边能有一个犹太家庭。

这就和中国改革开放前期的招商引资,外资的进入总是能赢得官民的共同喝彩。广州原居民能够长年坐在家中吃香喝辣,不用干活也能富足安康,就是外商外资带来的恩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犹太人大批移民巴勒斯坦创造了天赐良机。统治中东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站队到德意志奥匈帝国那一边,成为大英帝国的头号敌人。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中东地区就成为英法两国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英国因为购买了奥斯曼土耳其持有的运河股份,更是把中东视为战略天王山。从奥斯曼手中夺取中东尤其是大叙利亚地区(包括巴勒斯坦),就成为英国一战的头号战略目标。

一战前的奥斯曼帝国虽然江河日下,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战斗力还是挺强悍的,不但远超爱好打酱油的意大利,比自信满满的奥匈帝国也更能打仗。英国开始很轻敌,想轻而易举在中东地区制胜奥斯曼帝国,结果吃了大亏,被俘的英国士兵第一次体验到了“死亡行军”的苦味。

英国在摔了跟头之后,开始在中东地区寻找战略盟友,和阿拉伯人、犹太人套上了近乎。

中东包括北非曾是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奥斯曼土耳其人打着伊斯兰旗号鸠占鹊巢,重演阿拉伯帝国的荣光后,阿拉伯的圣裔家族后裔,做梦都想复兴阿拉伯帝国的荣光。

阿拉伯的圣裔家族就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到了一战时权仗落到哈希姆家族手上。

英国联盟哈希姆家族给出的政治诱饵是:双方联手把奥斯曼土耳其赶出中东后,哈希姆家族就能在中东重建阿拉伯帝国,并进而统一包括北非在内的整个阿拉伯世界。

面对如此宏伟诱人的大蛋糕,哈希姆家族不可能不一口吞下,否则就不是圣裔家族了。

圣裔家族在阿拉伯世界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很快在中东发动了针对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大起义”。英国人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三下五去二就把奥斯曼帝国打爬下了。哈希姆家族也得到了回报,在伊拉克重建了阿拉伯帝国,虽然离统一的阿拉伯大帝国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毕竟迈出了艰实的一步。

一战时移民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因为人数太少没引起英国的重视,他们是主动靠上去傍上英国佬的。

在世界文明中心混了两千年的犹太人,眼光和远见比阿拉伯邻居高出很多。一战暴发后,一个力量弱小的团队,“站队”是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在双方力量消长还不明确的1917年,犹太人选择站队到协约国那一边,真是犹太人的一大幸事

英国虽然瞧不起巴勒斯坦的那几个犹太人,但不能忽视全球不差钱的犹太人影响力,再说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大敌当前时,别人主动靠上来,门缝里看人耍大牌就不是正常人所为了。

作为结盟的回报,英国给犹太人画出的蛋糕是:“允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

什么是“民族家园”?在英国人和犹太人心中自有不同的解读。英国人那边是“永久居住权”;犹太人这边则是“民族国家”。

犹太人在搞定英国宗主后,还需要搞定哈希姆家族。强龙不压地头蛇,哈希姆家族的态度,在中东地区比英国人更重要。一开始就招致哈希姆家族的敌意,就算有英国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安家也必定举步为艰。

我国那些招商引资来的外资企业,在搞定当地官府公仆后,如果不能给地老虎们一点甜头,要么业务做不下去,要么成本高得吓人。

为了赢得哈希姆家族的好感,犹太人给对方画出的蛋糕是:支持阿拉伯人的民族解放运动,战后建立一个只属于阿拉伯人,不受任何列强控制的独立国家,希望哈希姆家族统一包括北非在内的阿拉伯世界,重拾阿拉伯帝国的荣光。

犹太人要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哈希姆家族就无法完全“统一”阿拉伯世界。犹太人的许诺显然是画饼充饥,可圣裔家族的智商还意识不到这一点,那张画饼太对他们的胃口了。哈希姆家族也许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允许犹太人在自己帝国内“自治”,而不是“立国”。

1919年,哈希姆家族最杰出的成员,“阿拉伯大起义”的领导人费萨尔,与犹太复国主义领袖达成了协议。犹太人让对方深信,可以利用他们在欧美的影响力,帮助阿拉伯人实现民族独立的千年梦想;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存在只会为对方带来更多的财富。费萨尔则发表书面声明:“将以最热烈的态度,欢迎他们返回家园……叙利亚拥有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这里的叙利亚指包括西亚裂谷带的“大叙利亚地区”)

犹太人真是擅长谈判的天才!能让不共戴天的竞争对手当自己是真朋友。

一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英国人在中东的主要政治对手,自然从奥斯曼土耳其转移到企图“彻底独立”并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哈希姆家族,“分而治之”和“势力均衡”,防止“一家独大”,一直是英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纲领。为了对付这个昔日的政治盟友,英国一方面在阿拉伯世界“掺砂子”,暗中鼓动根子不红但野心不小的沙特家族挑战圣裔家族,争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权。同室操戈大打出手后,沙特家族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内志”和“汉志”地区的麦加和麦地拉,也就是伊斯兰教的两处胜地,让哈希姆家族复兴阿拉伯帝国的春秋大梦化为泡影。另一方面在中东地区“掺砂子”,扶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做大做强,为犹太人大批移民巴勒斯坦开绿灯,并让犹太人成为英国人管理巴勒斯坦的政治代理人。

犹太人充分利用英国人提供的利好条件,动员包括欧美在内的全民族财力,在巴勒斯坦地区购买了大量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土地,并使各分散“购买地”尽可能连成一片,为未来“立国”打下根基。

巴勒斯坦地区共有六个半政治版块:从北到南依次为加利利山脉,胡拉盆地和加利利湖,以斯德仑谷地(加利利山脉和中央高原之间),约旦河西岸的中央高原,约旦河下游河谷,沿海的沙仑—亚柯平原,菲利士平原(加沙),除此之外还有南方没多少农牧价值的内盖夫沙漠。

中东最典型的地理特征是“缺水”。巴勒斯坦的六个半政治版块,水资源条件较好的三个版块是胡拉盆地、加利利湖,以斯德仑谷地,沙仑—亚柯平原,这三个版块的核心土地,都被犹太人未雨绸缪购买了。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做大做强后,智商“慢半伯”的阿拉伯人终于醒过来了,开始以“众暴寡”式袭击敲打这群“外来人”。1920年,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个案升级为集体暴力,中东第一波犹太人受难者倒在血泊中。

犹太人被暴力袭击后,开始找英国人申诉。英国人奉行“国际实用主义”,两个族群发生冲突时,“利益考量”常摆在“主持公道”之上。阿拉伯世界的份量在英国人眼中远大于移民中东的那几个犹太人,为极少数利益开罪大多数从来都不是好务实的英国人做派,不但不肯为犹太移民主持公道,为了取悦阿拉伯多数还取消了对犹太人的偏袒政策。

为了不开罪阿拉伯世界,英国人自食取言,一再拒绝犹太人的建国诉求,说什么当初许诺的“在中东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家园”与“建国”可是两回事,“家园”毕竟不等于“国家”。

危机意识特强的犹太人返回上帝“应许之地”,批量移民巴勒斯坦,事先是做足了功课的,“非常情况”下都想好了“非常措施”来应对。当申诉没有回应找不到力量来主持公道时,中东犹太人就以最快的速度武装起来,建立了力量强大的“准军事组织”,对前来袭击的阿拉伯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打退来还者后还乘胜追击,杀到阿拉伯区找凶手报仇雪恨。在力量占压倒优势的阿拉伯世界面前,犹太人奉行恐怖主义来威慑对手,用恐怖手段来回击强者的挑衅。

除了武装反抗阿拉伯人外,犹太民兵还向昔日的恩主英国人开火。你自食其言不让我们建国,我就让你不得安宁。

有人说以色列靠“恐怖主义”立国,这点并没有冤枉他们。

“恐怖”并不总是贬义词,当弱者被强者欺凌到危及生存时,恐怖也许是弱者唯一的自卫手段。在生命受到威胁情况下的自卫,为了活命而采取过激手段不属“防卫过当”。恐怖手段是否必要,关键是“生存是否受到威胁”。哈马斯如果不主动闹事,是不会有生存威胁的,他们的恐怖手段不但没必要而且反文明。

中东犹太人成立的准军事组织,在以色列立国后转为国防军骨干。因为拥有20多年的军事斗争经验,以色列国防军成立那天战斗力就相当强悍。

犹太人要想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除了武装自卫保护自己的土地和利益外,还需要足够的国际支持。人数少得可怜的犹太人,没有足够的国际支持是不可能建国的。

英国人指望不上,欧美各地的犹太精英,开始寻求新的国际支持力量,只要有希望的国家都去试一试。

上世纪三十年代,部分犹太精英甚至把立国希望寄托在狂热迫害犹太人的纳粹德国身上。这些精英并非犯傻或抽风,他们的逻辑也不可笑,碰上靠谱的对手也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纳粹德国既然那么讨厌犹太人,如果犹太人在中东成立自己的国家,就可把德国犹太人全部赶回自己的国家去,不用背负人道灾难恶名,就能一劳永逸解决德国的犹太人问题,这可是个“双赢”方案。内战后的美利坚白人,为了解决黑人问题,就曾花费巨资在非洲西海岸买下了一片土地,为黑人建立了一个国家,把愿意回去的黑人送到非洲去。这个非洲国家就是伊比利亚。

为了说服纳粹德国,犹太精英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帮助德国控制英国统治下的中东地区。控制中东就控制了苏伊士运河,等于控制了全球的海运生命线。

犹太精英的这一计划失败了,不是他们太疯狂,而是谈判对手太疯狂了。希特勒不是想“解决德国犹太人问题”,而是要对全球犹太人“种族灭绝”。

另一些犹太精英则和东方大国日本套近乎,希望借日本之力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

两套方案都失败后,犹太外交精英开始瞄准了美俄两国。

二战以前,美俄两国虽然同情犹太人的建国梦想,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时的世界秩序还是英法两国主导的,美俄两国的国际话语权不足以支撑犹太人的立国梦想。

二战以后,世界文明中心从欧洲转向了北美,美利坚取代英国上升为文明世界的领袖,俄罗斯则取代法国成为集权阵营的带头大哥,美俄两国取代英法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主宰者。

犹太人的机会终于来了。

美利坚同情并支持犹太人的建国梦想,主要取决于山姆大叔的悲悯心肠和犹太精英的影响力。

苏俄也站到犹太人那一边,主要原因则是“制度自信”。移民巴勒斯担的犹太人,来自苏俄的数量最多。苏俄犹太人在赤色体制下生活了二十多年,赤色基因在他们的身心深深扎下了根。这些人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大概率会采用苏俄的赤色体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就建立了很多集体农庄,运作方式和苏俄的集体农庄大同小异。犹太人在中东建立的国家一旦赤化,在中东没有任何存在感的苏俄帝国,就在中东打下了一根赤色楔子。

美苏两个带头大哥搞定后,犹太人建国就从梦想走向了现实。

1947年联合国议定的以巴分治方案,犹太人购买并占有人口多数的胡拉盆地、加利利湖,以斯德仑谷地、沙仑—亚柯平原,就成为以色列的领土。除此之外,犹太人外交精英还想法取得了南部的内盖夫荒漠。这块占巴勒斯坦40%面积的荒漠,阿拉伯人瞧不上眼,能化腐朽为神奇的犹太人却视为圣地和“耕地潜力股”。当年摩西曾率领埃及出来的犹太人在上面流浪了40年;今天半数内盖夫荒漠被犹太人改良为物产丰富的绿洲。

图片

唯一对内盖夫荒漠划归以色列如硬在喉的是埃及。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两大“国宝”,自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埃及地缘价值上升了一倍,在阿拉伯世界的话语权也成倍增长,自然产生了统一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内盖夫荒漠划归以色列,埃及前往阿拉伯半岛的陆路交通被彻底斩断,埃及的大帝国野心也一样被斩断。

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世界的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外约旦、黎巴嫩组成五国联军,对新生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进行了十个月,力最占绝对劣势的以色列取得了辉煌胜利,不但守住了自己的国土,还占领了联合国划归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山脉、中央高原和菲利士平原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第三、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完胜对手,占领了巴勒斯坦全部领土,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以埃关系正常化后,以色列把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

三十年前巴以“土地换和平协议”,以色列把菲利士平原(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还给了巴勒斯坦,把部分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

…………

综上所述,以色列侵占了阿拉伯人民的“家园”一说完全站不住脚,就如美利坚人侵占印第安人“家园”的论点一样荒唐。

二○二三年十月十九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