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成年人最好的相处模式是:保持边界感,不要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要求别人!

 可欣妈妈读书 2023-10-24 发布于北京
我是可欣妈妈,一个喜欢记录的两娃宝妈,因为渴望生命的美好,不甘心就这样堕落,于是,我决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知道,结束 ,意味着新的开始,犹如蒲公英,只有飞翔,才有重生。我依然勤奋努力地做个有人等、有家回、有饭吃、有人爱的幸福小女人! 用心记录生活中感恩瞬间,用实际行动带动自律,自律才会真自由,努力让自己的家庭越来越幸福!

人到中年并不意味着躺平,而是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我坚信,唯有热爱,才能有志向的生活!如果屏幕前的您也想活出生命的色彩,那么,让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为生活的热情而奋斗,为理想的生活而奋斗!一起加油吧!


北京大爷:住哪儿啊?
外地大爷:住在前门
北京大爷:怎么住在那儿了啊?多少钱一晚上?
外地大爷:480
北京大爷:不应该
外地大爷:沉默
北京大爷:真不应该
外地大爷:沉默
北京大爷:确实不应该住在那儿
外地大爷:孩子定的
北京大爷:要知道住我家去呀,我给你300(一边说一边哈哈笑着)
外地大爷:抿嘴笑了一下
之后两个人没有说话,一会儿就下车了。
这是昨天晚上我坐公交车时听到的一段对话,一个北京大爷跟外地来京旅游的一个大爷聊天,之前两人聊得还挺好,我隐约听见北京大爷调侃说着外地大爷年轻之类的话语,在下车的门口,有了上述的聊天对话。
显然,当北京大爷说不应该住在前门那儿的时候,外地大爷心里已经不舒服了。
都已经订完了,你告诉人家说不应该住在那儿,你觉得480一晚上贵,可人家并不一定觉得贵呢!
说到底,还是北京大爷在聊天的过程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看似聊天增进了情感,但毕竟只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略显客气一些,其实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也仅限于陌生人之间的聊天。
但如果一方在聊天之后就感觉自己已成为了别人的朋友,这恐怕是一厢情愿,因为只是在公交车上短暂停留,并不会产生真正的情感链接。
这就是没有边界感。
其实说到边界感,在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陌生人之间,甚至是家人之间,夫妻之间也都会遇到。
-----------------------------------------------------------------------------
我的婆婆是个勤快干净的人,平时送完孩子买完菜回到家里就是收拾,擦桌子,墩地,大屋小屋,阳光,厨房,卫生间各种的收拾,有好几次,老公的东西因为婆婆收拾而扔掉或放到别的地方去了,老公找半天都找不到,甚至气的老公说:是您的东西吗?您收拾倒是收拾自己的东西啊,别人的东西总是给人瞎收拾!
婆婆收拾的行为看似是为了家里整洁,但在不经意间打乱了别人习惯的摆放顺序,让别人在需要时找不到,伤脑伤神又伤感情。
-----------------------------------------------------------------------------
我们做父母的,其实也经常触犯孩子的边界感,生活中,常常因为我们是父母,我们是长辈,就是以我们认为的所谓的经验认知去干涉孩子的一举一动。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没有倾听、理解、接纳的关心,这种关心可能不是对方需要的,甚至还有可能让对方痛苦。
-----------------------------------------------------------------------------
夫妻之间也是这样,有多少次,因为我们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认知,强行让对方按照我们要求的去做,却不知在你要求对方的同时,已经伤害了最初的那份信任。
最有名的就是牙膏是从底往上挤还是从中间挤,这本是各自的喜好,却因为一方看不习惯,竟然因为这一小事闹到离婚的地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看不惯嘛?
看不惯,咱就不看呗,没什么大不了的啊!你不想让对方用牙膏从中间挤,那就两个人分开用,一人用一管,各自用各自的不就行了吗?
有人还会说,我一看到他用自己的那一管牙膏从中间挤,我就不舒服,不自在,我就想给他从底边往上挤。
如果说你的爱人无所谓,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做,如果说你的爱人有所谓,那你还去做,岂不是自讨苦吃,自寻烦恼?
-----------------------------------------------------------------------------
粥老师在直播时也提到过边界感,当你过度去干涉别人的生活时,就是触犯了边界感。
有人看到他朋友圈发的家里的照片,有人说:哎呦,粥老师,这个地板不应该用这个颜色啊;
有人看到他朋友圈小虎画的画,有人说:小虎应该这样画,小虎应该那样画;
有人看到他跟可乐照顾孩子的画面,有人说:哎呀,粥老师,你们要管管孩子,要怎么怎么带孩子等等。
别人可能是出于好心,殊不知,你的建议是否能站住脚?别人是否需要你的建议?你的关心是不是过渡了?你跟你家认识吗?人家为什么要听你的?
-----------------------------------------------------------------------------

生活中,很多人以我认为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就是权威的,看似是在建议,或者是帮助别人,但是,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心缺失。
将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投射到别人身上去,发现你和他不一样时,就认为你是错的,还要来纠正你,这样的纠正非常有害,甚至是对别人的一种控制。
西泽保彦曾说:所谓正常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一定距离。
有国有老话也讲: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说人与人交往不交心,而是指要把握好尺度,不越界,才是相处最舒服的状态。
很多人因为我们是一家,我们是夫妻,我们是父母,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同事,而忽略了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各自的独立空间。
-----------------------------------------------------------------------------
尤其是夫妻之间,很多夫妻情感亮起红灯,更多的就是一方对方一的干涉太多,尤其我们女性。
我们有太多自己的认知,有太多所谓的:我爱你,你需要听我的,你需要成为我理想中的样子,我需要你为我而改变等等。
殊不知,真正的爱是让双方彼此成就自己。
借用老杨的猫头鹰在《热爱可抵 岁月漫长》中的一段话,送给所有夫妻,彼此并肩而立,却无需苟同。
好的爱情就像是一方沃土,你是苹果就长成好吃的苹果,我是橘子就长成甜甜的橘子,我不会要求你变成橘子,你也别盼着我长出苹果来。

我们并肩而立,各自枝繁叶茂,我们互相关心但不介入,互相理解却无须苟同。

我们就像是在同一首曲子中起舞,但我们的舞姿可以各不相同;就像是在同一个酒会上举杯,但我们不必用同一只酒杯共饮;就像是琵琶或者钢琴,弦或者键是在同一首乐曲下颤动,却又各自独立。 

我不会贬低你为之骄傲的,你不去阻止我真心喜欢的,我不会攻击你与生俱来的,你不会期待我根本就没有的。我们以信任之心给予对方想要的自由,同时又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

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久处不厌都是因为“啊,你怎么越来越可爱了”而不是因为“算了算了,都已经在一起这么久了”。 

希望世界上所有的白头偕老都是因为“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而不是“还能怎么办呢,都已经这样了”

-----------------------------------------------------------------------------

生活中如何建立正确的边界感呢?
1、尊重是前提
当你想发表意见感想或对对方有一些要求时,一定要以尊重为前提,不能凡触犯到对方不管是心理精神情绪身体、还是物质相关利益。
2、倾听理解是基础
一定要先听对方怎么说,从对方说的话语中感受对方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说,对方什么会这么做,再根据对方的需要配合。
3、接纳是信任
对方这样说、这样做是他的想法,他的自由,他的权利,如果在没有干涉到自己利益时,也不去干涉对方,只管接纳就好。
4、夸赞才是高情商
如果你不得不去发表高谈阔论,那一定是说好听的,这不是虚伪也不是让你去说瞎话,任何事情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只需要说到对方心里想要的那个结果就好了,至于怎么说,那就要追溯前三步了。
写在最后: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寒冬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觉得寒冷。"
所以保持一定的边界,会让彼此都能自由生活,也不会给彼此带来情绪上的困扰。
清晰的边界感,也要求我们认识到自己能力的边界,不去忧虑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外的事情,不去完成自己的能力之外的工作,让自己的身心都处于有盈余的状态。
最好的礼貌就是不要多管闲事!成年人相处和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要求别人。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小圈子,那样挺好的。
不要干涉任何人的生活,哪怕再好的关系,不要让别人去适应你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不要打乱别人的生存轨道。
这需要同理心,需要换位思考,更需要刻意练习。
点个在看+分享,愿你我做个有边界感的人,管好自己嘴巴,做自己自己的事!

End



我是花花,可欣妈妈,一个喜欢记录的双胞胎宝妈
个人成长|自律提升|读书分享|女性智慧
育儿经验|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教育
总有一句话像光一样,照进你的心,帮助你摆脱内耗、焦虑、痛苦与不惑
用心记录生活中感恩瞬间,多了解家庭教育,努力让自己的家庭越来越幸福!
如果你也想一起成长,那么请点个关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