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原意是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后来用这个成语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它出自《史记
吕不韦列传》,表现出吕不韦对自己所编著的《吕氏春秋》的满意与自信。 吕不韦以商人独特的眼光与实际操作能力,让平平无奇的子楚最后成为了庄襄王,自己被封为文信侯,成为秦国丞相,“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的儿子赢政继承王位后,他进一步成为相国,号称“仲父”,家僮万人。 此时的吕不韦权势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但他还是感觉有两点不足:一是当时的所谓
“战国四公子”宾客遍天下,他们以“下士喜宾客以相倾”,而强大的秦国却没谁有门客三千,他感觉到羞耻;二是诸侯国有许多辩士著书立说,著作遍布天下,而他没有。于是他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同时让门客们将自己的思考与见闻记录下来,“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将它命名为《吕氏春秋》,认为这部书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他将这部书“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其实吕不韦并非是真的希望以这种方式求教于“诸侯游士宾客”,真的愿意用千金来买一处修正,他只不过是用这种方式来显示这部作品的完美无缺,一字不可更改。于是,“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后世便用它来称赞诗文的精妙,价值极高。 由“一字千金”,我们很容易想到与之结构相似、仅一字之差的“一饭千金”与“一诺千金”。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它出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韩信年少时生活贫困,他常去护城河边钓鱼;护城河上有许多老奶奶在那里漂洗绢丝,其中一个老奶奶见韩信饥饿,就将自己的饭食给他吃,并且持续了几十天给韩信带饭,这让韩信很是感激,许诺说等他发达以后一定好好地回报。后来韩信当了楚王,便千金回报老婆婆。“一饭千金”大似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成语的流传,一者因为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值得表扬,同时也许与现实中未必人人都会如此知恩图报有关,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恩德易忘,怨毒难消。” “一诺千金”“,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它出自《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其原文为“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是一个叫曹丘生在进见季布时对季布夸奖的话。季布原先很讨厌曹丘生这个人,窦长君与曹丘生交往,他就奉劝过窦长君,不要与曹丘生这等人交往;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曹丘生把 “一诺千金”这顶高帽子往季布头上一戴,季布也喜欢上了这个曹丘生,且与他交好,“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而令人遗憾的是,与“一字千金”“一饭千金”不同,太史公只记下曹丘生拍季布马屁的“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没有只字记述季布如何“一诺千金”,令人有点爽然若失,是不是太史公找遍季布所有事迹,都没有找到季布“一诺千金”的事迹呢?这是历史的沉默处,值得我们去体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