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成都——清代成都人做官的那些事(二)

 雨天石 2023-10-26 发布于四川


都人摆成都龙门阵

锦江河水哗啦啦流不尽,成都壳子叭哒哒冲不完。

清晚期成都人做官的那些事(二)

清晚期成都人做官的那些事(一)讲到:考中进士,按照清代科举制度,朝廷都将授予官职,成为皇帝的臣子,享受皇家俸禄。

                       (图一)进士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再接着摆清代读书做官的龙门阵。

在古代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被朝廷选中做官,走上仕途之路,就可以出人头地,赢得荣华富,进士及第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乃至一个家族的兴旺。为此,许许多多的读书人,都会为了能够考取功名,而奋斗一辈子,甚至白发苍苍的人也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继续考试。

                ( 图二)两广巡抚马丕瑶的府第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成都人摆龙门阵》就来摆一下,清末重臣李鸿章的故事。

其实,李鸿章的祖上本姓许,祖籍也并不是安徽人。就血统传承而言,李鸿章并非李氏宗脉。

明朝末年,为避乱,许氏由江西湖口瓦砾坝迁徙到安徽合肥。

清朝初年,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嗣传宗接代,于是同乡姻戚许迎溪,就将次子许光照之四子许慎所,过继给为李心庄为子,改姓李,名慎所。

清初,合肥东磨店乡的李氏家族修谱,以李心庄为始祖,李慎所为一世祖……李椿五世、李殿华六世、李文安七世、李鸿章八世。

李氏家族世代以耕读为生,至李鸿章的高祖那一代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虽然子子孙孙苦读,但却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 三十五岁中举,道光十八年(1838)考中进士,此时李文安已经年满四十岁,时间虽然是晚了点,但总算光宗耀祖,带领李氏家族飞黄腾达。合肥东磨店乡李氏家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李氏家族鲤鱼跳龙门,出了文曲星,自然就要重修家谱。

清同治十一年(1872)合肥李氏四修宗谱时,把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之“文”,定为字辈之首:“文章经国,家道永昌,福寿承恩,勋荣世守、祖德积厚,克绍辉光,宗绪延长,同敦孝友”。并把“章”辈,置于姓名的第三字。

更重要的是,李文安中进士后,在刑部做执法官,他虽然性格内向,“资性中下”,但工作踏实,却并不愚笨。李文安曾国藩是“同科”关系,在官场上李文安曾国藩一直都走得很近,早早地就为两个儿子做好了铺垫,安排李瀚章李鸿章曾国藩为师,学习“经世之学”。

而正是由于曾国藩的教导,李鸿章在政坛上的崛起,也就成了不可避免之势。

李文安中进士,让李氏家族的子子孙孙都受益匪浅。李文安膝下六子:瀚章、鸿章、鹤章、蕴章、风章、昭庆,也都是走上了做官之路。

中国上世纪40年代,最红的女作家、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外公就是李鸿章

李文安中进士,李氏家族“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其后李氏家族的子子孙孙都受益匪浅。

关于李鸿章家族的故事《成都人摆龙门阵》将在后续的图文消息中陆续发布,敬请留意并关注

在清代,虽然读书人都很努力地读书,但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够被朝廷选中做官。

科举每三年才一次,考进士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考中的,那是少少得可怜。据统计,清朝共有举人14万名,而进士只有2.6万多名,相差非常悬殊。报考的人数多、选中的人数又很少,殿试把大批举人,都关在仕途门外,许多优秀的举子感到“报国无门”。

乾隆十八年,乾隆帝决定实行“大挑”(dà tiāo)制度:凡是连续三科落榜的进士、就有可能被朝廷挑出来授予官职。

大挑:是清廷为落选举人制定的一种特殊的入士方式。“大挑”一词,原意是疏浚河道的壅塞,使之畅通。科举之外的“大挑”制度,也是为落第的举子开辟了另一条入朝做官的路子,使落第举人获得了入仕为官的又一次机会,避免了落选举子的人才浪费,又可平息落选举子的怨气。

但是“大挑”不是每年都举行,而是有间隔的,从嘉庆十三年,第七次大挑到光绪光绪二十四年,最后一次大挑,都是每九年举行一次。

连续三次会试不中的举人,逢“大挑”之年,年龄不大,精力充沛,又情愿出来做官的,可以先找同乡京官担保,再由礼部造册,注明年岁咨送吏部,届期吏部尚书侍郎事先对入围“大挑”的落选举人过堂查验,最后再请旨,由皇帝指派宗室王爷协同几位大学士、重臣,进行现场挑选。

“大挑”中被评为一等的三人,可以做知县,二等的九人可以做教谕、训导之类的教官,回到其所在省份各县候补,或执掌该县的文庙祭祀,教导生员。

由于这些基层官员日常与百姓打交道,需要有较强的实干能力、相貌气质好、亲民性强,有利于绥抚百姓、安辑地方,加之落选举子,本身屡经会考,文化修养已基本具备,所以大挑就不需要再追加考试,而重在外貌形态及应对。

现代招聘的“面试”与“大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三) 大挑     (图片来自网络)

“大挑”之时,候选举人每二十人为一批,进内阁后,由王大臣现场观察,按“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标注来决定。

“同”即面方体正,“田”即举止端凝,“贯”即身材颀长,“日”即骨骼精干,此四者为合格;

“气”乃体貌歪斜,“甲”乃头大身小,“由”乃头小身胖,“申”乃两头小而中间粗,此四者不合格。

凡符合前四种体貌者再审查其应对,要求言语详明,熟悉吏治。王大臣面察快速、简单面试后,当场发布最终结果。

先点一等三个举人,实授县令用为正七品知县。如果知县无空缺,可以通融出任府经历(正八品)、直隶州州同(从六品)、州判(从七品)、县丞(正八品)、盐库大使(从九品)。

点完一等后,接下来就是被戏称为“跳八仙”的过程,每点一个名字,就意味着被点的那人被淘汰出局。

余下的九个人就不再点名了,统统定为二等。二等举子不像一等,很快就能授官,还要经过吏部的统一选发,有一定候补期,候任的官缺大多是学政一类职务。如:府学学正(正八品)、县学教谕(正八品)等。若学正、教谕无空缺,可通融选用训导(从八品)。

落选举人通过“大挑”所获官职一般都不算显赫,而且基本上都是被指派到边远地区补缺。

清代,县级建制是朝廷的基石,对朝廷兴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不稳,国将动、县不贡、国无银。知县是皇上钦点的官员,乃一县之首,掌管一县之治理。因此,清代对知县以上的官员还要进行考绩,这种考核称为“大计”,每三年一次,以寅、已、申、亥年进行。凡“大计”评为“卓异”的都会引见皇上,得旨后官加一级回任候陞。

但是,往往这些“大挑”出来的知县,还等不到“大计”考核升,就会被新的知县替换掉。

四川华阳县(现成都)举人王泰模就是一个实例:同治十年辛未“大挑”,指派贵州施秉县知县,同治十二年到任,同治十三年就被四川监生孟永钦取代,尔后,光绪登基,湖南监生熊士清,于光绪二年又替换为孟永钦……。知县替换如走马灯一样,对于“大挑”出来的基层官员来说,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大计”升迁的迁机会。

                          (图四)贵州施秉县志之官职

清代朝廷对各级官员的任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无论是“正途”、还是“异途”,上至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督、巡抚,下至司道、府县,甚至佐杂等,都必须经皇帝的朱批或钦定后才能有效。

与考中进士者一样,“大挑”选中的举子,也要引见,进入圆明园叩拜皇上,既表示皇恩浩荡,也是皇帝为“大挑”面试选出的官员,把最后一道关。不过皇帝们对这种小芝麻官并不怎么在意,召见了几次之后,因人数太多、太繁,便改为只接见被挑为一等的举子了,这一做法一直保留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清朝的最后一次“大挑”。

附:清晚期大挑年份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

同治十年 辛未科(1871)

光绪六年 庚辰科(1880)

光绪十五年 已丑科(1889)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科(1898)

——《清代成都人做官的那些事(二)》-全文完  

请继续关注《清代成都人做官的那些事(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