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监,真的有净身不彻底的吗?一名宫女道出鲜为人知的真相!

 秦天无剑 2023-10-26 发布于广东

太监,明朝以前被称作宦官。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而设立的职位。

人们不禁要问,紫禁城里那么多太监,真的有净身不彻底的吗?

1991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宫女谈往录》,作者金易 、沈义羚,借宫女荣儿之口,道出了其中真相!

荣儿娓娓道来向人们讲述了宫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回答了大家的疑问。

01、太监净身的过程

清朝时,京城的净身圈子,就数天安门外方砖胡同的小刀流和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最为专业,手艺精湛。

他们俩家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阉割设备。

1900年5月28日,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

至此,这两家机构才被取消。

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想进宫当太监,就要先到他们那里去报名,然后经过身体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净身手术,这跟现在去找工作要打健康报告是一个道理。

净身的人在手术前一天不能进食,因为术后一天之内不能上大号。

还要提前备好一个月的口粮、玉米棒、芝麻秸、窗纸、臭大麻叶子、猪苦胆等等物品,这都是手术期间需要用到的。

一切准备就绪,选择好时间,就可以开割了。

一般操刀的师傅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成功率很高。

第一步,先在被割人的嘴里塞一个煮熟的鸡蛋,虽然疼痛至极,但他也喊不出来。

然后就用尽全身的力气把肚子挺起来,小肚子往外鼓。

这时候把预先准备好的猪苦胆片儿,用来止血消肿。

第二步,要求操刀的师傅要有极高的手艺,如有不慎,将会留下后遗症,给阉人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因为如果割浅了,还要继续往外长,那就需要再次手术,必须割第二刀。

如果割深了,将来痊愈后,会形成一个“塌陷坑”。

解小便就会有很多不方便。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太监都有尿裤的毛病,大都是阉割时留下的后遗症。

所以,手术前请净身师是特别重要的,万一手术留下后遗症,将会痛苦一辈子。

本来阉割挨一刀就够痛苦的了,再留下后遗症,那就是苦上加苦。

割下来后归净身师保管,并进行技术处理,使之不会变质,连同净身契约一起封存起来。

净身师心里清楚,这东西他只是代为保管,无论搁置多长时间,主人都会来赎回的。

到时候,他也会名利双收。

为了博个好彩头,将来赚大钱,净身师红布包升,并存放在高高的房梁上。

期盼着净身的人将来财运好,官运好,步步高升。

他也能跟着大赚一笔。

这项手术做下来,手术费用也是很贵的,需要100多两银子。

一般穷苦人家还出不起这个钱。

于是,就会给净身师打个白条,指望着有朝一日,孩子发迹了,自会来还钱。

还有一些贫困的家庭,会实行自我阉割的方式。

然而清朝初期对私自阉割的行为是禁止的,到了乾隆时期才撤销了这项禁令。

虽然净身师会让贫困的家庭打白条,但有些人依旧会铤而走险,自己上手,他们没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更不懂净身之后如何恢复。

因此许多人也因此丧失了生命。

02、太监的生活

每个朝代对太监的管控都不一样,因此赋予他们的权利都不同,在唐朝、宋朝和明朝,都曾有太监专权的事情发生,明朝的魏忠贤更是成为了太监行业的天花板,一时间全倾朝野。

在每个朝代,太监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关于他们的故事无非就是跟后宫妃子那些风花雪月有关。

可太监是经过净身的,如何跟女人谈情说爱?

有人说,宫中出现了许多净身不彻底的太监。

在以往很多朝代中,太监的权力和地位有些都超过了朝中大臣,然而到了清朝之后,太监的权力就被削弱了很多。

实际上,清王朝的宦官制度是从顺治帝时期开始的,也就是清军正式入关之后。

朝代更迭,太监专权是一个血的教训,康熙时期、乾隆时期对太监的管理就已经很严格了。

在后宫,对于嫔妃们来说,毕竟皇帝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所以太监就成了嫔妃们的帮手和精神寄托,因此也始终太监和后妃的故事永远都说不完。

在清朝就流传出一则是关于慈禧的故事,据说当年咸丰帝还在的时候,慈禧身边就有一个长相俊美的太监,深得慈禧宠爱。

后宫很多人都觉得这名太监净身不彻底,跟慈禧有染。

不久,这话就传到了同治帝那里,他在了解事情经过之后,为了保护皇室的名声,便下令将那名太监给杀了。

死后验尸,方知不假,实打实的是个太监身。

慈禧这个堪比赵姬、吕雉、武则天的女人,身边也不断传出与太监有染的桃色新闻。

当然,宫廷对太监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在《宫女谈往录》中,荣儿介绍,在清朝后宫里专门设有一个管理太监的部门,叫做内务府。

定期对太监进行身体检查,如果发现有假扮的太监或是净身不彻底的太监,那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进宫当太监的都是一些贫苦出身的人,他们进宫就是想赚钱,谁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

但即使有这样严格的制度,依然无法阻止慈禧跟太监滋生桃色新闻。

当年大太监安德海特别受到慈禧的宠爱,于是便有了安德海阉割不干净,与慈禧成为情人关系的流言散播出来。

后来,安德海被斩首示众,人们本着好奇心去看热闹。

结果发现安德海是个十足的太监,于是他与慈禧那段桃色新闻才被终结。

03、赎回宝贝

中国有句古话,叫落叶归根,不管你走到哪里,即使跑到天涯海角,但你老了,跑不动了,你还是要归家,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谁也改变不了。

虽然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但游子们年轻时在外辛苦打拼,老年时还是要返回故乡。

用家乡的黄土埋身,和爹妈埋在一起才是最踏实的。

很多太监都是从小入宫,伺候皇上、嫔妃几十年,受主子们的恩典,攒下一点钱财。

一般到四五十岁的时候,太监都会为自己找一个过继的儿子。

让生活有点依靠,后继有人,也不至于孤独终老。

自己身上割下来的东西如果不赎回来,太监自己也感觉是块“心病”,不男不女,六根不全,死后阎王爷也不会收留呀?

所以,太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是骨肉还家,从自己身上割下的骨肉,现在有能力赎回来了,这是太监一生中最大的喜事。

于是,他先托本乡本土的头面人物,例如族长或者其它威望比较高的管事的人,带着礼物到净身师家中探望。

净身师都是当地劁猪、骟马、割人的混和职业者,行走江湖,善于察言观色,几句寒暄之后,净身师就能知道,你赎回宝贝能办多少桌,大概有多大规模。

净身师就会根据你办酒席的规模,揣摩你的排场有多大,然后漫天要价。

因为等了几十年,肥猪终于拱上门来了,净身师就会狠狠的宰一刀。

讲好价钱后,事先还要把银子送过来。

到正式迎升的日子,要用取亲一般的仪式,十分隆重。

迎升当天,大队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早早来到净身师门口。

这个时候,净身师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非常热闹。

太监过继的儿子手捧红色托盘,托盘里放着银子,再次感谢净身师傅。

这个时候,净身师已经把升从房梁上落下来。

过继儿子把升放在红托盘里,双手捧着,坐车奔向坟地,族长、净身师等车辆跟在后边,一路敲锣打鼓,真是排场。

这是太监奋斗了几十年,在乡亲们面前花钱买颜面,露脸的时候......

人们来到了坟地,太监本人早就在那里等候了。

族长从升里拿出当年的净身契约,点火焚烧。

而这个时候,太监趴在祖坟上,抓着坟地上的黄土,满地打滚,泪流满面。

他一边哭,一边说:爸爸给的骨头,妈妈给的肉啊,当儿的一天都没有忘记,今天终于赎回来了。儿子骨肉还家,认祖归宗来了......

太监撕心裂胆的哭声令人动容。

半生的坎坷遭遇,半生寄人篱下的屈辱,此刻仿佛都要说给爸爸妈妈听......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概是太监哭累了,也喊累了吧,已没有了泪水,只剩干嚎了。

他过继的儿子,把他从坟地上扶起来。

这时候,骨肉归家,认祖归宗的仪式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人们默默离去,但空气中,仿佛还飘荡着太监的几声干嚎......

太监伴随着宫廷而产生,在中国至少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

太监本是一种时代的悲剧产物,特别是净身过程中,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伤痛,而且还要从心理上去接受不完整的事实。

大多数太监进了宫,其实过得也很清苦,飞黄腾达的人很少,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妨碍很多人想通过这个路径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

随着朝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这种畸形已经被历史所淘汰。相信以阉人为生活题材的作品恐怕也会越来越少了。

北京是太监聚居的地方,恩济庄也曾经形成过很大的太监墓群。

据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统计,恩济庄坟地所埋太监有2700余人。

是全国罕见的清代太监墓碑碑林。

多数的石雕、石碑都在20世纪70年代消失了。

墓群地面上现已修建住宅小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太监及太监们的生活也将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