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香玉为祖国捐15亿的飞机,她到底有多传奇?

 朱小鹿 2023-10-27 发布于湖北
凡畅,90后作家,MCN机构老板,投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私人微信号:fan66539

她靠演戏,为祖国捐了价值15亿的战斗机。

她为反抗封建权贵,曾经跳过崖、吞过金,她一字不识,却在50年代把豫剧《花木兰》唱上国际舞台。

她就是我国豫剧名旦,常香玉。

她原名张妙玲,出生贫困,5岁就出去讨饭吃。

9岁时,家人想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换钱来养活弟弟。

张妙玲哭着说:

我死也不要当童养媳,送我去唱戏吧。

在以前,戏子属于下九流,张妙玲因此被逐出家族,改名常香玉。

1933年,10岁的常香玉开始学戏,清晨吊嗓子,中午练身段,一个字咬不准,就要吃鞭子。

师父的棍棒教育,为常香玉打下很深的功底。

13岁时,她拜到开封太乙班门下,一曲《泗州城》引发轰动。

小小年纪的常香玉,就成了头牌。

抗战爆发后,河南大地上饱受摧残。

常香玉把愤怒唱进戏文,一曲《打土地》,鼓舞万千青年上阵杀敌。

她宁愿给百姓唱戏,也不为权贵搭台。

有一次,李家老爷娶三姨太,请常香玉助兴,她故意唱了一出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随后吞金自尽。

常香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但活了过来,还收获了如意郎君。

救她的人,名叫陈宪章,温文尔雅,才华横溢,非常欣赏常香玉,还提笔为她写剧本。

不识字的常香玉,多了个有文化的男友,事业如虎添翼。

1944年6月,没有花轿,没有宾客,21岁的常香玉,嫁给了27岁的陈宪章。

陈宪章含情脉脉地许下诺言:

你爱戏如命,我视你如命,我会终生做你艺术上的助手。

常香玉倍加珍惜丈夫的深情,后来陈宪章意外含冤入狱,她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救出丈夫。

常香玉像她戏文里的人,侠骨柔情,心怀大爱。

1948年,常香玉看见街头流浪的难民儿童,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她立马创办香玉豫剧社,收留这些孤儿。

后来抗美援朝急需物资,常香玉决定,要为志愿军捐一架飞机。

可是买战斗机,要15亿,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人人都在嘲笑她:房顶上面吹喇叭——想(响)得高。

常香玉不信邪。

她卖掉剧院的卡车和所有金银首饰,把两个孩子寄养在托儿所,带上50个徒子徒孙,全国巡演178场,终于在半年后凑到15亿。

1952年,“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终于一飞而起,翱翔在蓝天,保家卫国。

这一年,陈宪章为她写的新戏《花木兰》,也一炮而红。

这个要饭长大的小姑娘,用遭人冷眼的戏子身份,完成了她的精忠报国梦。

正如《花木兰》中所唱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常香玉眼里,戏比天大,谁亵渎豫剧,就是跟她常香玉过不去。

年老后,继孙女拜她为师,却打着“小香玉”的名号,上综艺、接采访,靠着奶奶名声大噪,无心再学豫剧。

常香玉失望透顶,不顾亲人反目,把小香玉除名,并写遗嘱,收回陈百玲对“小香玉”这个艺名的继承权和使用权。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因病逝世,享年81岁,国家追授她为“人民艺术家”。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她幼年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伞,那些华而不实的流量明星,都应该学学常香玉。

她的骨气和家国情怀,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崇拜的顶流。

历史会铭记她,我们怀念她、感激她,大侠常香玉,精神长存,芳传百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