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孔子以“信而好古”的执着发掘历史真知,并以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宣告古代之声、重建古代文化、损益古代文明,汲取管子思想,探求富民强国智慧和救世道路,将源自古代且渐成轮廓的华夏哲学伦理思想以及道德文明推向成熟。该学者意在强调孔子思想的特征是( ) A.还原历史真相 B.强调礼法结合 C.重建伦理秩序 D.承古而又萌新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表明,该学者认为,孔子发掘历史真知,是为了探求富民强国的智慧和救世道路,将古代华夏哲学伦理思想及道德文明推向成熟,说明该学者意在强调孔子思想具有承古而萌新的特征,D项正确;探求历史真知不等于还原历史真相,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礼法结合的信息,排除B项;孔子是继承并发展周代以来的华夏哲学伦理思想以及道德文明,不是简单的重建,排除C项。故选D项。 2.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即“叛”,叛乱)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位思想家对礼的认识反映了他们( ) A.阶级立场的不同 B.都旨在维护统治秩序 C.思想主张的趋同 D.都强调礼与法相结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孔子重礼,认为有礼则无叛乱,而庄子却认为礼是“乱之首也”。尽管两者对礼的看法不同,但都是为了解决“畔”和“乱”的问题,反映了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B项正确;孔子和庄子都代表奴隶主阶级,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二者的思想主张不同,一个重礼一个轻礼,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他们都旨在维护统治秩序,并未体现礼法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 3.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 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 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孔子主张:所谓礼,就是道理,所谓乐,就是节制。管子主张:观赏玩乐是浪费钱财、消耗民力、伤害国家的事情。墨子批评孔子的礼乐学说,称儒家多方装饰他们的邪说,来迷惑当世的国君,大肆设置音乐,来惑乱愚笨的民众。儒家重视礼乐,管子认为观赏玩乐伤害国家,墨家批评礼乐制度,反映诸子百家观点不同。但三者在主张节制、反对过分享乐方面又有相似性。综上可知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不能得出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所说礼乐主要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而非艺术,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不同学派对礼乐的看法,儒家重视礼乐,墨家不赞同儒家的主张,从材料两家观点中不能直接看出民本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 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等在各自创办的私学中自由讲学,教学方法都自成一家、各具特色;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并通过他们使之更为广泛地传播。这表明当时( ) A.思想家与教育家合二为一 B.有教无类成为思想家的教学共识 C.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D.士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孔子和墨子等学者不仅创办私学,而且宣讲自己的观点和政治主张,说明思想家与教育家合二为一,A项正确;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思想,并不是思想家的教学共识,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孔子和墨子创办私学,无法说明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士阶层,不能得出“士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5.孔子把社会制度称为“礼”,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此外,孔子还强调周制在殷商制度基础上作了修改,比夏、商的制度更文明、更完善。孔子意在说明( ) A.多元一体是文化发展的归宿 B.政治文明应在传承中创新 C.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D.礼乐制度是最理想的制度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孔子还强调周制在殷商制度基础上作了修改,比夏、商的制度更文明、更完善”体现的是孔子认为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而周朝又继承了商代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说明政治文明应在传承中创新,B项正确;文化发展的归宿是世界大同,排除A项;“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孔子认为礼乐制度是最理想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6.关于老子和道家,教材的叙述是老子为“春秋后期楚国人”,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观点主要“见于《老子》一书”。但有学者说.“关于老子其人,记载歧异……其生活年代可能与孔子同时,但现在所见托其名的《老子》一书则写成于战国时期,有关思想观点的形成要晚于儒、墨学说”,由此认为,道家思想真正产生于战国时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对于有争论的历史观点,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来证实与证伪 B.教科书的权威性大于学者的观点,故应以教科书的观点为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澄清 D.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避免价值判断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关于老子和道家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说明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说法,可以搜集多方材料,相互印证,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澄清基本史实,C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观点都需要考古印证,考古只是历史研究借助的手段之一,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无法判断教科书和学者的观点谁更有权威性,排除B项;历史应该有价值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 7.《孔氏家语》记载: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提出“隳三都”的政治主张:“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孔子“隳三都”旨在( ) A.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 C.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D.缔造四方臣服的专制主义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引文大意是,孔子主张:卿大夫的家中不能私藏兵器铠甲,封地内不能建筑一百雉规模的都城,这是古代的礼制。当前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的城邑都逾越了礼制,请削减他们的势力。于是派季氏家臣仲由拆除三家大夫的城池。可见孔子“隳三都”旨在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C项正确;家国一体是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材料所述为礼乐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而非遵守分封制度,排除B项;加强君主专制是法家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8.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反映了儒家学派( ) A.把富民安民作为终极目标 B.发家致富的功利思想 C.民富才能国安的民本思想 D.重视经济基础的作用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孔子和孟子都强调百姓富足才能国家稳定,要求统治者关爱百姓,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项正确;富民安民是儒家的目标之一,不是终极目标,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是鼓励百姓发家致富,而且儒家重义轻利,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家重视经济发展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9.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在讲学的同时,其与弟子们一起收集和编纂上古时代的文献典籍,不仅使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学者,也才有诸如《诗经》《易经》《尚书》《礼记》等经典佳作的问世。这反映出古代教育( ) A.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B.推动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C.具有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功能 D.以私学教育为主要教学形式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根据材料“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收集和编纂上古时代的文献典籍”可得出古代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传承;材料“……也才有诸如《诗经》《易经》《尚书》《礼记》等经典佳作的问世。”可得出古代教育推动了文化的创新;由此可见,古代教育具有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功能,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教育对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私学教育与官学教育的对比,无法得出私学教育是主要教学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0.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墨子强调“万事莫贵于义”,“夫义,天下之大器也”;孟子指出“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三人强调“义”都旨在( ) A.追求政治重建 B.强调以法治国 C.宣扬为政以德 D.主张仁义并举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和墨子都强调“义”,主要因为当时礼乐崩坏,存在不仁不义、道德沦丧和社会动荡的现象。因此,强调“义”是为了政治重建,恢复安定的社会秩序,A项正确;三人皆非法家人物,且材料也不涉及以法治国,排除B项;墨子强调“义”,并非为了宣扬儒家的“为政以德”,排除C项;仁义并举属于儒家的思想,不符合墨子,排除D项。故选A项。 11.《易》、《诗》、《书》、《礼》、《春秋》等古代文献曾经孔子修订整理,被后世儒家奉为经典,实际上都是一些古代政治文献,所谓“皆为政典”。由此可知( ) A.儒家思想强调治国之道 B.孔子创立儒家经典文献 C.中华文化表现出连续性 D.儒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皆为政典”并结合儒学形成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核心思想,可知孔子创立儒学是基于恢复社会秩序而提出看法和主张,具有浓厚的政治思想色彩,儒家思想强调治国之道,A项正确;儒家经典是孔子修订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非其创立,排除B项;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表明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A项。 12.《论语》中记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学者认为这蕴含了古代文章之道,有学者则将其引申为中国的服饰美学观。这两种观点都( ) A.关注孔子学说的时代性 B.强调为政以德的重要性 C.立足于儒家的中庸思想 D.揭示出了人性善的本质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内应该有深厚的修为品质,在外应该讲礼貌、懂学问,两方面完美结合,才具有君子之风。清代的魏禧说:“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木茂。”意思是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茂盛了。材料的两种观点立足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强调了人的平衡与和谐,追求一种理想的中间状态,C项正确;因“孔子学说的时代性”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立足于儒家的中庸思想”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庸之道,不是为政以德,排除B项;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论述,排除D项。故选C项。 13.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是礼治社会,礼仪是一个国家或者个人最高的行为准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当然,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礼仪”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肯定。孔子编撰《春秋》是为了明确等级制度上下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达到社会和谐,如果孔子承认了楚国国君为王的实事,那么也就代表孔子自己先违背了自己遵从的“礼”。所以在孔子改《春秋》时一直称楚国国王为楚子、楚人,综上可知孔子此举目的是维护等级秩序,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孔子此举目的并非实录历史事实,排除A项;孔子编撰《春秋》坚持称楚王为“楚子”,无法达到提升周王权威的效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将各诸侯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强调文化差异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4.孔子认为:“夫政者,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据此可知,孔子( ) A.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 C.宣扬君臣平等的民主思想 D.对礼崩乐坏的现状深怀忧虑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夫政者,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可知,孔子强调如果统治者能够起到表率作用,社会自然就会有序,因此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项正确;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才得以确立,排除A项;孔子强调君臣有序,并不主张君臣平等,排除C项;材料强调孔子对礼崩乐坏现状提出的方案,而不是深怀忧虑,排除D项。故选B项。 15.周王的乐舞谓之八佾,共八列八行,孔子听说(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他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为此,孔子主张( ) A.尚法辅德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礼 D.外儒内法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的中国。孔子主张礼乐秩序,反对诸侯僭越,体现了其崇德重礼的主张,C项正确;孔子并不尚法,排除A项;尊法并不是孔子的主张,排除B项;外儒内法是汉代中期以来的治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16.《尚书》中称君主、诸侯、公卿大夫为君子;《诗经》中,除了具有德行的统治者称君子外,女性的丈夫也称为君子;而《论语》中,孔子称有德行的人都是君子。君子内涵的演变( ) A.加速了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B.体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变 C.适应了大变革的政治需求 D.折射出西周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与诸侯间因血缘而生的自然之情日渐消失,爵禄之位成为诸侯失德而争利的主要诱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对周代以来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怀疑。孔子淡化了君子概念中“位”的爵禄之意,转而寻求精神修养的内涵“德”。由此可见,先秦君子内涵的演变实际上折射出礼乐制度走向瓦解,D项正确;王权与族权的分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君子内涵的演变与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变无关,排除B项;儒家的君子文化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无法适应社会政治需要,排除C项。 17.殷周以来的仪礼,是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扩大,有了祭天、祭山川等祭祀活动。春秋时期,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此举旨在( ) A.整顿社会的秩序 B.把仪礼上升到国家制度的层面 C.培养循礼的习惯 D.使伦理纲常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殷周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其实质是旧有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以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在强调“礼”所体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这些思想和观念对于社会秩序的作用,根本目的是依靠“礼”来规范社会秩序,A项正确;仪礼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到祭天、祭山川的仪式,已经上升到国家制度的层面,排除B项;培养遵循礼仪的自觉习惯是这些言论的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材料只是指出孔子的主张和言论,不能代表社会主流思想,实际上当时社会思想是多元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8.他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下观点与他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兼爱”、“非攻” B.“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的观点,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兼爱”、“非攻”是墨子的观点,排除A项;“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大意为:作为管理者,顺其自然而不掺杂自己私欲干预,天下就会太平,与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主张一致,排除B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家学派孙武的著名言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9.春秋时期孔子言论是后世研究其思想的重要依据。孔子言论摘录表 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孔子( ) A.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主张平均主义 B.将富民视为治国安邦的目的 C.倡导为政者减轻广大民众的负担 D.规劝为政者应加强教化民众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说明孔子的平均主义思想带有劝导为政者节制对人民的搜刮、减轻小农负担的积极意义,C项正确;孔子素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德”,力主“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体现了孔子的富民、利民主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说明孔子的富民、利民主张在“泛爱众”的思路上陷入了平均主义的泥淖中,但是在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代,他的“均无贫”只能成为高高悬起的奋斗理想,失去了现实意义,排除A项;“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说明孔子把富民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但是否有效不得而知,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教化民众,排除D项。故选C项。 20.儒家学派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通'叛’)矣夫”;道家学派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对礼的不同认识表明两派( ) A.所处阶级立场不同 B.学术观点迥异 C.目的上具有相通性 D.思想主张趋同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题干“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通'叛’)矣夫”;道家学派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可知,儒家重礼,而道家却认为礼是“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看法的不同,但对解决“畔”“乱”的方法的认识,反映了二者在论述目的上的相通性,都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C项正确;儒家学派的孔子和道家学派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二者在论述目的上的具有相通性,排除B项;从题干可知,二者的思想主张虽有相通之处,但各有不同,排除D项。故选C项。 21.轴心时代的先哲提出了深刻的思想命题。春秋末期的左丘明言“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又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两者均( ) A.主张“和而不同” B.倡导“崇德尚贤” C.崇尚“道法自然” D.重视“以人为本” 【详解】材料中左丘明说世间万物都一致,没有多样性,就失去了发展和生命力,相反只有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协调才能衍生出世间万物。孟子说物品千差万别是客观情形,都体现了和而不同,A项正确;崇德尚贤说的是重视德治重视有才能的人,无材料无关,排除B项;道法自然说的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天人合一,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以人为本说的是如孔子的仁者爱人等,主张建立一套规范的伦理秩序,无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反映出两者旨在( ) A.规范统治阶级行为 B.变革人才选拔标准 C.迎合封建贵族诉求 D.恢复稳定社会秩序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孔子提倡通过德治来治理国家,老子强调通过修养来治理国家,两者都希望国家能够得到有效治理,社会秩序得到稳定,D项正确;孔子强调治理国家采取德治,并没有体现对统治阶级行为的规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才选拔标准,排除B项;孔子和老子是落寞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没有迎合封建贵族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 23.孔子在谈及国家治理时说:“道(引导,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也强调“仁之事者,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这反映出儒墨两派( ) A.具有趋同的价值取向 B.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 C.均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D.拥有相同的阶级立场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墨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对人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去做,对人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制止,不去做。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两人都认为治理国家要重视人民,体现了“民本”思想,B项正确;儒家与墨家代表的阶级不同,价值取向不可能一致,排除A项;孟子提出“仁政”主张,墨家此处所说的“仁”也不是仁政,排除C项;儒家当时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墨家代表的是底层民众,排除D项。故选B项。 24.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士人的相关言论。这些言论( ) A.彰显了儒生群体的社会诉求 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个体尊严 C.反思了君主集权的历史成因 D.说明了诸子思想的融会贯通 【详解】根据材料“匹夫不可夺志”“大丈夫”“布衣之位”“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可知,这些士人强调独立的人格和坚定不屈的个体尊严,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部分士人,不能代表整个儒生群体,排除A项;材料中孔子和孟子的言论没有涉及君主集权问题,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自我诉求,没有体现出诸子思想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25.汉代史学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谈及某一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下列言论出自该学派的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详解】根据材料“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可知,该思想主张顺应事物本身的变化规律,符合道家思想,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属于法家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属于儒家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属于墨家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26.《大武》以诗歌乐舞来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作为周代的礼制,往往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孔子对《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予高度赞扬,但对其歌颂战争功绩的内容却有所不满,称其“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主要表明,孔子( ) A.肯定商周鼎革的进步意义 B.推行仁为核心的政治实践 C.要求恢复周制的政治理想 D.重视发挥礼乐的教化功能 【详解】据材料可知,孔子对《大武》形式和内容上态度的差异,体现孔子希望和用礼乐形式来导人向善的理想,表明他对礼乐教化功能的重视,D项正确:孔子对《大武》歌颂战争功绩的内容表示不满,不能体现对商周鼎革的肯定,排除A项;孔子对《大武》的态度,反映出孔子追求亡的政治理想,但不能反映孔子的政治实践排除,B项;孔子对周的礼制,态度上存在差异,不能准确体现其要求恢复周制的政治理想,排除C项。故D项正确。 27.孔子私下里穿的衣服不用红色和紫色;夏天如果见外人,尽管很热穿着“葛服”,也一定要在外面加上一件外衣;如果别家有人去世,去吊丧的时候绝不穿羔裘,也不戴玄冠。每到节日,一定穿正式朝服;凡是斋戒祭祀,一定要穿着布浴衣去洗澡。当时孔子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意在( ) A.规范诸侯行为 B.迎合封建贵族 C.维护西周制度 D.重建秩序社会 【详解】根据材料中孔子穿衣方面的诸多礼节可知是孔子在遵守礼制,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孔子穿衣方面的诸多坚持反映了孔子企图重建秩序社会,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孔子的行为是为了约束诸侯,排除A项;孔子生活的时代封建贵族还未产生,排除B项;孔子生活的时代属于东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8.鲁国定公执政,公室益微弱,定公患之,问政于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也曾回答他人对于“臣”的疑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表明,孔子推崇的君臣之道是( ) A.尊君卑臣 B.各尽其分 C.君弱臣强 D.平等共治 【详解】依据材料“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孔子看来,君臣之道不是无条件的“君上臣下”的等级关系,君主以礼待臣,则臣下事君以忠,若君主不守政道,则臣下不必事君(所谓不可则止),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君臣之间各尽其分的关系,并未涉及尊君卑臣、君弱臣强以及平等共治,排除ACD项。故选B项。 29.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 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 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详解】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种主张意味着通过教育来塑造人才,而接受过教育之后的人应当遵循等级尊卑的纲常伦理秩序,由此来体现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B项正确;孔子赞成尊卑等级秩序,并不主张人人平等,排除A项;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0.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下列对《老子》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一主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争斗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尊尊”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 【详解】“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提倡具体的贤能德行,才会避免民众效仿形式而争夺贤名,人们才会各安其分。老子是在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面临着全面瓦解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主张的,有利于维护尊卑等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老子强调的不是下层平民间的斗争,故A项错误;墨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实行的是世袭为官制度,老子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不会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故D项错误。 |
|
来自: 当以读书通世事 > 《078-历史(初、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