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恐后无凭立此为据:1940年的​一份完整详尽的农村家庭分家契约

 钜平秀才 2023-10-28 发布于山东

乡土大汶河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本配图来源 今日头条网

恐后无凭 立此为据

1940年的一份完整详尽的农村家庭分家契约

作者:王新国

俗话说,树大分叉人大分家。传统社会里的多子家庭,人口较多,一起生活,共同劳动。随着各自成家立业,就要派生出一个个小家庭,分家就成了很自然的事。分家的一项重大事件就是分割财产财产关系是一个家庭基于血缘关系的基础性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家族否关系融洽和睦相处,意义重大。身大家庭当家人的父母,从整个大家庭角度来看,就要力求一碗水端平,做到公正公平,以免兄弟之间因经济利益纠葛而伤害亲情,影响整个家族的发展。为此,在分家这件事上都特别慎重,会邀请本家族人作中间人,协调商定财产分配方案,达成共识,没有异议后,由当事人共同订立分家单(即分家契约),共同遵守,维护各自权益的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信用观念、契约精神是调节和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无论土地买卖契约,还是分家契约,其约束力和效力,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传统道德的力量。

民国二十九年立分单

这里有一份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立分单,出自宁阳县东部某个村子。


原文如下

立分单人允桓,因年荒岁饥日用不敷,邀同族弟允涛、允潾、允汶,同堂侄修场、修煐公同酌议,令二子修烈、修焣各居另爨,将祖遗田产搭配东西两份,拈阄均分。

长支修烈分到西份宅基一所,以正堂屋东山水台齐直南归长支。所管宅基南头带东西出路一条,南北阔一步五分。东份东边南北公出路一条,东西阔一步五分。东份宅后粪土场一区,西半随西份使用,东半随东份使用。寨北小地一段西份。

其余田地三段,计地中田四亩。祖茔后东西地一亩。长支应分南份地半亩,自种自收。西北坡东西地一亩六分,归长支分种,每年分秫秸、豆秸,余柴不分。东老林西南北地一亩四分,归次支分种,柴草如是此。一段地以作身后丧葬之资,暂时不分。

随单分到拖车、全耙各一件,小汗磨一合,鏊子一盘,带锔子大锅一口,破方桌一张,小饭桌一张,除本份鸡窝外,所余砖石、屋椽、门窗木料,尽归东份。其余庄农器具另外再分。恐后无凭,特立分单为据。

经证人:允涛、允潾、允汶

修场 修煐

民国二十九年岁次庚辰旧历十一月吉立

这份立分单的订立时间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旧历十一月。

从这份立分单看,立分单人名叫允桓(因同一家族内部事务,当事人都未写姓氏),有修烈、修焣两个儿子,因年岁饥荒,全家人生活困难,邀请同族弟允涛、允潾、允汶和同堂侄修场、修煐共同商议,让两个儿子分家另过,便将祖上留下的田产搭配分为东西两份。除了土地之外,家中生活用品和农具等物件,酌情搭配均分。大到农具拖车、耙,小到小汗磨、鏊子、带锔子大锅、小饭桌等生活用具,酌情搭配均分,并作了详细说明。恐怕以后口说无凭,兄弟间再闹纠纷,故以此立分单为据,允涛、允潾、允汶、修场 修煐为见证人。

有了这样一份完整详尽的分立单,长次两个儿子析居另过,既有各自权利,也有各自义务,整个大家庭便可相安无事,勤俭持家,谋求发展。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前面还有三句,完整说来就是:“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由此可见,在家族观念很强的中国传统社会,父爱母静、子安家和,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担待,互相帮扶,和睦相处,永远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大家族基业长青、兴旺发达的根基。







王新国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心理咨询师。从教三十一年。宁阳县历史文化促进会成员,宁阳县村庄简史编委会成员。曾任报社文学版块特约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