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被严重忽视的民生政策

 袁载誉 2023-10-28 发布于四川

做到让大部分穷人冬天不挨冻,朱元璋被严重忽视的民生政策。对此吴晗在《明史简述》中,是这样描述的。

在朱元璋以前,更具体地说,在1368年以前,我们的祖先穿的是什么衣服呢?有钱的人夏天穿绸、穿缎,冬天穿皮的(北方)或者穿丝棉。老百姓穿的是什么呢?穿的是麻布。有一本看相的书,就叫《麻衣相法》。当时棉花很少,中国自南北朝的时候就有棉花进口,但数量少。到宋朝时棉布还是很珍贵。可是到了明太祖的时候,由于大力提倡种植棉花,以及当时由于种种原因,纺纱、织布的技术提高了,因而棉布大量增加。这样,我们祖先穿的衣服就改变了,过去平民以穿麻衣为主,现在一般人都能穿上棉布衣服。并且形成了几个产棉区和松江等出产棉布的中心。也是在这个时期,棉花种子从中国传入了朝鲜。结果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朝鲜人也穿上了棉布衣服。

吴晗对朱元璋大力推动棉花种植是高度肯定的,从结果来看,棉花作为在古代最具竞争力的冬季防寒物品,在冬天动不动就冻死人的古代封建王朝时期,他的普及度决定了底层百姓在冬季的难熬程度,穿着棉衣过冬和麻布衣服过冬,那个更容易活下去,是显而易见。

早在宋朝之前,棉花就已经来到中原,他的功能性也是被广泛认同的,达官贵人、富商地主们纷纷都在冬季裹上棉布,不过因为棉花是外来物品,大部分商人们,官员们,皇帝们,都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大规模推广,这样可以解决最底层百姓的生活,因而棉花很长时间是束之高阁。

朱元璋是贫民出身,他对冬天的饥寒是感同身受,加之上位之后,了解到棉花中国境内也是可以产,于是他从政策上,要求能种棉花的地方必须种棉花,伴随着产量的上升,棉花价格被朱元璋打了下来,富足点的平民开始陆续传着棉衣。这极大的改善了底层百姓的生活。

是朱元璋被严重忽视的民生政策。

通过公众号对话框:
发送“永乐大典”或“明史”获取 相关关键词的古籍善本PDF资源
袁载誉,95年出生,文史撰稿人,出过一本书《互联网简史》,因为对大明的热爱,建立大明王朝主题网站“袁载誉聊大明”(搜索引擎已收录),主旨是服务明粉,传播大明历史。


点赞 在看
对我们很重要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