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教案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0-28 发布于山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词相关知识。

2、围绕“怀古人,抒自己情怀”这一角度,品味两首词蕴含的深沉情感。

3、对比分析两首词的情感及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围绕“怀古人,抒自己情怀”这一角度,品味两首词蕴含的深沉情感。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两首词的情感及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歌入境,播放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诗词,去感受他们借助历史人物抒发自身的深沉情感。

二、知人论世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曾因一封信入狱,但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1080年至1082年他经常游览黄冈城外的赤鼻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二十多岁便投身抗金。南渡后曾任建康通判、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官职。他一生主张收复中原,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壮志未酬,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豪放的诗词。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其作品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也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他善用比、兴等,大量用典,风格多样,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代表作品:《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著有《稼轩长短句》。

3、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秋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嘉泰三年(1203)被起用,后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处于抗金前线。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三、诵读入词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①“念奴娇”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限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韵律

(平仄、用韵、韵脚)。

②“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它是一首词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

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词属于什么词?

【明确】怀古词。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①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题目,表明词的内容。

② 京口,南北朝时镇江旧称。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北固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词属于什么词? 【明确】怀古词。

3、怀古词

定义:诗人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古人、古事、古物、古迹等)

赏析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图——体悟情感——掌握技巧

写作思路:眼前景(事)→昔日事(景)→心中情(抒怀∕讽今)

关键: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四、品味诗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皆为怀古词,谈一谈词人写了哪些古人古事,进而探究词人的写作意图,品味词中蕴含的深沉情思。

提示:写古人,抒己怀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1、本词“怀古”,咏怀的对象是谁?勾画出描写“咏怀对象”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周瑜

原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明确】

①写周瑜幸福美满的婚姻。

②美人的衬托,衬托出周瑜少年英俊、志得意满、奋发有为。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①羽扇纶巾:写其服饰。虽然身当大敌,依然风度闲雅,不着军装。

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由于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谈笑之间,就把曹操的舰队一把火烧得精光。周瑜辉煌的战功,而且写出了他潇洒的风度、沉着的性格。

                            婚姻美满、英姿勃发、风流儒雅、从容镇定。

①侧面烘托。

先从生活细节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绝世美人为英雄做陪衬,使人物不仅有“雄姿英发”的一面,也有温柔缠绵的一面,同时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形象。

②正面描写。

“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表现其儒雅的风度;“谈笑间”写他的神态,突出其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2、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知人论世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知人论世2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苏轼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他又被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周瑜在孙策手下担任将领时,才二十四岁。人们看他年轻,称为“周郎”。他性情温厚,善于和人交友。人们赞赏说:“与周公瑾交,如钛醇醪。”他精通音乐,如果演奏发生错误,他立刻就会察觉。人们说:“曲有误,周郎顾。”他的婚姻很美满,娶的是当时著名的美女,乔家的二姑娘一小乔。他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与二十八岁的诸葛亮,统率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中,用火政战术,将久历戎行、老谋深算、年已五十四岁的曹操打得一败涂地。这样的人物,在苏轼眼中,当然是值得向往的了。

【人物名片】

周瑜

年龄:34

婚姻:幸福美满

外貌:英俊儒雅

职务:东吴都督

遭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婚姻:三十丧妻

外貌:早生华发

职务:团练副使

遭遇:功业未成

两人对比哀叹自己。借写羡慕周瑜来哀叹自我,表达功业未成、壮志难酬之情。

小结

开头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入笔,用“浪淘尽”把永远奔流的江水与已经消逝了的“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借“三国周郎赤壁”“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咏史,盛赞、羡慕周瑜婚姻美满、英姿勃发、风流儒雅、从容镇定、功成名就,进而抒发壮志未酬的感伤之情。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本词“怀古”,分别写了哪些古人古事?在文中分别是哪些句子?并试着概括其内容。


古人

诗句  

古事

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在京口建都,击败来自北方的曹操,建太平伟业。

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出身贫寒,势单力薄,生长于京口,于此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

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好大喜功,想学霍去病封山而还,故草率出兵北伐

拓跋焘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拓拔焘击败宋文帝,建佛狸祠,今人在祠前迎神赛社

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虽老却仍想为国效力。

2、探究词人“怀古”背后的深层含义,并试着概括词人的情感态度。

孙权

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在京口建都,击败来自北方的侵略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建立太平伟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预设】三国时的英雄人物孙仲谋现在已经无处可寻,且其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现已无存。词人借此表达对英雄的仰慕及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的不满,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刘裕

刘裕出身贫寒,势单力薄,生长于京口,于此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成就了北伐的大业。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预设】赞颂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

词人借助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表达对英雄的仰慕及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刘义隆

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的北伐之策,打无准备之仗,结果一败涂地。

宋文帝战败时作诗《元嘉七年以滑台战守弥时遂至陷没乃作诗》: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

【预设】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辛弃疾用宋文帝“草草”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来作为对当时伐金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的深切鉴戒。韩侂胄于开禧二年北伐战败,次年被诛,正中了辛弃疾的“赢得仓皇北顾”的预言。

拓跋焘

拓拔焘击败宋文帝,建佛狸祠,今人在祠前迎神赛社。“神鸦”是吃祭品的乌鸦,“社鼓”是祭神的鼓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预设】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曾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后成佛狸祠,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

辛弃疾表示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的话,民众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

廉颇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起用廉颇,于是派使者去察看,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显示自己尚能为国效力。报者却云:“一饭三遗矢。”终未被用。辛弃疾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政敌在时刻窥探着任何可利用的机会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颇。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事虽高,尚有余勇,为国效力。

【预设】辛弃疾雄心一似廉颇,但在更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在更为腐败的政局中比廉颇还不得意,竟连人过问都没有。自比廉颇,仍希望为国效力,亦有叹无人问讯,不被重用的悲愤。

小结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更多的人盛赞辛词用典贴切。词人通过追忆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朝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下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五、阅读总结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皆为怀古词,阅读总结这两首词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

(一)思想情感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盛赞、羡慕周瑜婚姻美满、英姿勃发、风流儒雅、从容镇定、功成名就,进而抒发壮志未酬的感伤之情。

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通过追忆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朝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下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二)艺术手法

1、《念奴娇·赤壁怀古》

①本词描写、议论、抒情(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上片,从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联想起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侧重写景(描写)。开头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人笔,用“浪淘尽”把永远奔流的江水与已经消逝了的“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借“三国周郎赤壁”“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议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咏史,盛赞、羡慕周瑜婚姻美满、英姿勃发、风流儒雅、从容镇定、功成名就,进而抒发壮志未酬的感伤之情(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②比喻、夸张。

“卷起千堆雪”(比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夸张)

③视听结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④衬托:美人的衬托,衬托出周瑜少年英俊、志得意满、奋发有为。

⑤即景生情:从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联想起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表现词人豪迈意气。

⑥借古抒怀。

盛赞、羡慕周瑜婚姻美满、英姿勃发、风流儒雅、从容镇定、功成名就,进而抒发壮志未酬的感伤之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典(以典入诗):词人通过追忆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朝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下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六、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电影《辛弃疾1162》,写一篇观影后感,不少于800字。

注:一些内容来源公开信息,若无意侵犯了你的版权,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