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一: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8 发布于甘肃
图片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本篇整理汇总了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专题,供同学们复习备考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4.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5.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6.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武王。
7.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
9.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10.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根源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封建性,促使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型,是改革的核心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使秦国国富兵强;“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11.把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防洪灌溉工程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12.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形成的学术繁荣局面(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百家争鸣
13.春秋晚期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孟子发展为“仁政”。
14.能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辩证法)的思想家是老子;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墨子;商鞅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法家代表韩非的思想主张最相似。法家思想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秦始皇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

来源:跨学科教研中心(历史教研组)
编辑:乙九说历史·历史教研组
声明:教学分享,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