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朝花夕拾》小引

 123xyz123 2023-10-28 发布于湖南

1.《朝花夕拾》最初发表在《莽原》上,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回忆文章。

2.《朝花夕拾》的原题《 旧事重提 》,取名《朝花夕拾》的意思是  早晨的花,傍晚拾取。 比喻  回忆往事,重拾往事 

3.《朝花夕拾》中的“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你怎么理解?

答案:环境“离奇”:受当局通缉;遭现代评论派的诬蔑、攻击;被一些学者排挤打击,一年多时间被迫辗转北京、上海、厦门、广州四地。

心境“芜杂”:鲁迅是伟人,也是常人。在“离奇”的世事面前,鲁迅既有伟人的坚定,也有常人的苦痛。

4.阅读《朝花夕拾》小引第三段,思考:作者不能“带露折花”即“朝花朝拾”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如果“带露折花”,作品就写不出一定的思想深度,也就是当时的作者不能从整个社会去分析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二、《后记》

5.《后记》中提到的故事除了《二十孝图》中提到的那几个外,还提到  李娥投炉  曹娥投江觅父尸 等。

6

1)如图是《后记》中的插图,涉及文中哪两篇文章。答案:《无常》《二十四孝图》

2)人们都说《朝花夕拾》这是“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体现,结合三篇文本说说你的发现?

答案: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真理的批判: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三、《无常》

7.“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8.《无常》选自  回忆 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作者  鲁迅 ,原名  周树人 ,籍贯为浙江绍兴。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9.《朝花夕拾》中,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来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无常 

10.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称  活无常 ,黑无常又  死无常 ,人们喜爱的是  白无常 。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它的来历是民间传说。

11.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

答案:是一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勾魂使者,浑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活泼而诙谐的招人喜爱的鬼。

12.鲁迅写《无常》有何用意?

答案: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并且想告诉人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么样呢。

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3.名著阅读。

如图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选择      ,篇名分别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和《 五猖会 》。

14.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答案: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15.比较长妈妈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寿先生。

答案:

相同点:善良,慈爱,都比较关心孩童时的鲁迅,对鲁迅有较深刻的影响。

不同点:人物文化高低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

长妈妈的特点:在那个时代,农村的劳动妇女的落后、愚昧的特点和她的关心、善良的优点是交融在一起的。

寿镜吾先生的特点:外貌,用“高而瘦”“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刻画出一个知识渊博的宿儒形象。作者用反复的修辞写他读书:“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微笑”“摇着”“拗过去,拗过去”,把寿镜吾先生读书时摇头晃脑的陶醉神态刻画得生动逼真。当学生们贪玩回教室晚了的时候,先生“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些描写都充分表现了寿镜吾先生为人质朴方正,饱学而又和蔼的特点。

16.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结合具体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答案:

温馨的回忆: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真理的批判: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五、《猫狗鼠》《阿长与<山海经>》

17.《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阿长与<山海经> 

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感受。

答案示例: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会感受到长妈妈的“守旧”,为作者有这样一个“有神力”的长妈妈而无比欣喜。

18 《朝花夕拾》 填作品名)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本书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其中表达了在得到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时,对家中保姆  长妈妈(阿长) 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六、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

19.“我”离开东京前往仙台经过了一处驿站,“我”对其印象深刻,“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这个驿站名称是  日暮里 

20.《藤野先生》中“我”离开东京的原因是  看不惯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样子 

21.藤野先生教“我” 解剖学(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科目。

22.按课文内容填空: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 ”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3.“我”将不学医学,为了安慰藤野先生,我说我将改学  生物学 

2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1)从以上选文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答案:对学生要求严格、对作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对科学严谨求实、循循善诱。

2)“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藤野先生向作者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想要弃医从文,从思想上拯救中国人。

25.阅读下面从《朝花夕拾》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1)“我”为何认为他们的欢呼声特别刺耳?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件事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答:看电影事件:电影讲述的是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感到自己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与无助,“我”认识了当时国人精神的麻木与愚昧。

2)答:假称自己要学生物学,实则弃医从文或通过更有效的方法拯救民族。

26.阅读《朝花夕拾》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甲】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具体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答案:赏樱花、盘辫子、学跳舞等。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

2)【乙】文写到的主人公是谁?体现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2)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

七、《范爱农》

27.《范爱农》记叙的是“我”在  日本 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8.范爱农和“我”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横滨 

29.“这是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范爱农 

30.《范爱农》最后是  溺水 死的。(填死亡的方式)

31.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一个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的人。

32.《范爱农》中,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第一次摇头,是因为官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的行李中搜出了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摇头,是因为让座“分出尊卑”,显得迂腐庸俗。

33.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答案:范爱农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鲁迅对范爱农之死,表示怀疑,实际上,是对当时黑暗而迂腐的社会的控诉,以及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1)为什么作者“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

答案: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

2)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说“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答案: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3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

(节选自《朝花夕拾·范爱农》)

1)范爱农为什么会露出“没来没有见过的”笑容?

答案:武昌起义和绍兴光复,范爱农感到非常兴奋,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体现了他不满黑暗社会,积极追求革命的形象。

2)联系相关内容说一说,画线语句暗含作者何种情感?

答案:对革命失败的担忧,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

八、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0分)

36.《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案:主要写了作者的父亲患了严重的水肿病,长年无法康复,家里请了两位人称“神医”的医生来看,诊金高昂,开了不少药方,但都没有任何效果,最后父亲去世的事。

37.《父亲的病》故事发生在哪里?

答案:在绍兴城内。

38.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原配的蟋蟀一对 

39.《父亲的病》中父亲患的病是  水肿 

40.《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  陈莲河 

41.《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答案:示例: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42.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答案: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43.《父亲的病》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答案:衍太太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

44.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的大声喊“父亲!”,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

答案:因为鲁迅没有让父亲平静地死去。

45.鲁迅写《父亲的病》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作者通过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

九、《琐记》

46.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一本书是赫胥黎的《 天演论 》。

47.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江南水师学堂 

48.“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琐记 》篇。

49.在《琐记》一文中,鲁迅用了“ 乌烟瘴气 ”词来讽刺洋务派的办学。

50.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  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51.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 矿路学堂 (学堂名称),这段经历在 《琐记》 (文章名称)中提及过。

5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  新学堂与旧学堂 的区别。

53.《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A. B.没有

54.《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B )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55.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 D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