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才子传》之李群玉

 风云际会2009 2023-10-29 发布于安徽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李群玉这首《南国有佳人》显然不能与曹植的“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相比,但也算得上精妙之作。作为晚唐才气清俊的诗人,李群玉在湖湘派诗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与齐己和胡曾被称为晚唐湖湘派诗人的三大代表。后两位我会专门做论述。
  湖南在唐代属于南方边塞,再过去就到了更边远的岭南,如果说在晚唐湖湘诗派突然崛起,只能说明一件事,晚唐时朔方比较乱,很多中原士子跑到南方来避祸,带动当地的文化发展,扯远了。
  李群玉的诗才得到过杜牧的赞赏,也得到过宰相裴休的举荐,正因如此,他就上京见了皇上,呈上了自己写的三百首诗歌,当时的皇帝是唐宣宗,看过之后赞叹说:'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赏赐了“锦彩器物”,还赏了一个“弘文馆校书郎”的官职。这个官职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校对刊误,属科员级别,从九品。李群玉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三年,也许是觉得没啥出息,就辞官归隐了。

  以下这首诗是他离开京城前所留之作,摘录以供欣赏: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书阁乍离情黯黯,彤庭回望肃沈沈。

  应怜一别瀛洲侣,万里单飞云外深。

  李群玉虽然不做官了,但家境并不贫寒,否则就没有那么多钱到处游山玩水,他的足迹遍布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西,广东,其诗集中多有记载。

  李群玉善写美人,描摩其情状惟妙惟肖,如以下这首: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当然,喜欢写美人的李群玉更喜欢和女性产生点瓜葛,哪怕对方是个寡妇,据说当年李群玉在上京途中经过安陆,跟一位寡妇发生私情,后来寡妇生下一儿子,姓白,儿子成年后中了解元,这位白解元被安排视察湖南时,其母要求儿子到李群玉家乡澧县后,必须找到李群玉的坟墓祭拜,白解元问其缘由,他的母亲便说,没有李群玉,也就没有他。后人为了遮盖这件丑事,竟编出李群玉只在妇人手心摸了一下导致寡妇怀孕这么荒唐的理由。当然,这种事情不传便罢,既然传了,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事情并没有象这位白解元母亲所希望的那样,让白解元到李群玉的坟前祭拜,甚至认祖归宗,相反,从白解元的一系统举动看出来,这位解元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甚至恼羞成怒,因为白解元到澧县,找到李群玉所葬之处后,不但没有祭拜,而是直接将金鸭滩毁灭。如果在白解元胸中存在是爱与感激,是断然做不出这样的事来的,可见,李群玉在一夜风流之后,便是一走了之,杳无音讯,才会致其儿子怀有如此深的恨意。老夫在想,李群玉在离开安陆后,以至在往后的几十年生涯之中,是否会在某一个夜雨顷盆的晚上,突然想起那楚楚可怜的小寡妇呢。不知是李群玉在哪一年写了一首《自遣》,或许能读到李群玉的空虚与落寞:

  《自遣》
  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李群玉一生写了很多诗,堪称精品的亦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记录生活以及应时应景的诗,显得清新可爱亦或低落悲沉,如以下这些诗:  

  《钓鱼》
  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火炉前坐》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
  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九子坡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
  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临水蔷薇》
  堪爱复堪伤,无情不久长。
  浪摇千脸笑,风舞一丛芳。
  似濯文君锦,如窥汉女妆。
  所思云雨外,何处寄馨香。

  《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
  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相比杜牧和许浑,李群玉的题物言怀诗又是另一番滋味,不妨浅录几首,以供读者品评: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

  《言怀》
  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昭文。
  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

  《喜浑吉见访》
  公子春衫桂水香,远冲飞雪过书堂。
  贫家冷落难消日,唯有松筠满院凉。

  《半醉》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秣陵怀古》
  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
  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
  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
  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

  同其他诗一样,李群玉的朋友圈也是大咖云集,但很少见到他的酬唱送别诗,其诗也极少吹捧之作,盖因楚人个性使然吧,兹录两首如下:

  《送隐者归罗浮》
  春山杳杳日迟迟,路入云峰白犬随。
  两卷素书留贳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蓬莱道士飞霞履,清远仙人寄好诗。
  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送人隐居》
  棋局茅亭幽涧滨,竹寒江静远无人。
  村梅尚敛风前笑,沙草初偷雪后春。
  鹏鷃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从豁达层面来讲,李群玉比李白有过之而无不及,李白一生想求官而求之不得,李群玉却能凭三百首诗而谋得正式官职,在做官三年后又能辞官归隐,归隐之后,一心又迷恋于山水之间,可谓求仁得仁,人生如此,夫复何言?
  关于李群玉的死,尚有一件逸事,不妨续录如下:
  据传当年李群玉辞云校书郎之职,回到湖南,在黄陵庙题了二首诗,当天夜里,李群玉便梦见娥皇,女英来见他,并说这两首诗美妙极了,为了答谢他,要和他一起去翱游于无边的宇宙。李群玉醒来后,便一直闷闷不乐,当他到江西,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后,很快便去逝了,以下就是他题《黄陵庙诗》,大家不妨一品:

  小姑洲北渚云边,二女明妆共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嶷凝黛隔湘川。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李群玉死后追赐进士及第,其人生可谓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当然,在湖南澧县本地,留有许多李群玉的传闻,如年少时的妙对逸事,还有关于他的书法及音乐才能,这些多不可信,权且一读。

  《唐才子传》如此描述李群玉:
  群玉,字文山,澧州人也。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诗笔遒丽,文体丰妍。好吹笙,美翰墨。如王、谢子弟,别有一种风流。亲友强之赴举,一上即止。裴相公休观察湖南,厚礼延致之郡中,尝勉之曰:'处士被褐怀玉,浮云富贵,名高而身不知,神宝宁久弃荒途子其行矣。'大中八年,以草泽臣来京,诣阙上表,自进诗三百篇。休适人相,复论荐。上悦之,敕授弘文馆校书郎。李频使君呼为従兄。归湘中,题诗二妃庙,是暮宿山舍,梦见二女子来曰:'儿娥皇、女英也,承君佳句,徽珮将游于汗漫,愿相従也。'俄而影灭。群玉自是郁郁,岁余而卒。段成式为诗哭曰:'曾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老无男女累,谁哭到泉台。'今有诗三卷、后集五卷行世。夫澧浦,古骚人之国。屈平仁遭谮毁,不知所诉,心烦意乱,赋为《离骚》。骚,愁也。已矣哉。国无人知我兮,又何怀乎故都委身鱼腹,魂招兮不来。芳草萎薾,萧艾参天,奚独一时而然也。群玉继禀修能,翱翔大化,人不知而不恤,禄不及而不言。望涔阳之亡极,挹杜兰之绪馨,款君门以披怀,沾一命而潜退,风景满目,宁无愧于古人。故其格调清越,而多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制,如'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句,已曲尽羁旅坎壈之情。壮心千里,于方寸不扰,亦大难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