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痛风关节红肿热痛,身热心烦口干?一个中药内服 外敷方,收藏好

 在水一方2 2023-10-30 发布于浙江

点击加载图片

如果痛风发作,下肢关节红肿热痛,皮温高,肤色红,伴有身热汗出,心烦不安,口干,舌红苔黄腻...

这种湿热内蕴的痛风急性期标实为主,可治以补益脾肾、养血活血为本,兼以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

为了提高疗效,快速缓解管关节疼痛,显著降尿酸,可参考下面这个被39名急性期痛风实证有效的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的联合治疗方案:

点击加载图片

中药内服方:

胆南星、栀子、当归、羌活、赤芍、黄柏、败酱草、莪术、土茯苓、三棱、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木瓜、延胡索、甘草、秦艽。

此方常法水煎两次混合药液约400ml,早晚温服各一半,日一剂,连服14剂。

点击加载图片

中药外敷方组方:

栀子、大黄、天花粉、黄柏、赤芍、白芷、姜黄、木香、冰片。

具体外服方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加蜂蜜或蛋清调匀,用纱布包好外敷于患处,一天两次、日一剂,连敷14天。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也可以采取中西医联合的方法,急性期症状消失更快。

上述中西医结合、中药内服外用的联合方法治疗急性期痛风患者39名14天,和另外单用西药治疗的39名急性期患者相比,临床显效和尿酸降低效果更好,中医症候改善更显著。

为什么?

中医认为痛风的主要原因是脾肾亏虚为本,风寒痰瘀痹阻关节为标,长期反复痰瘀痹阻关节,发为痛风急性期。

治疗则应以健脾益肾、活血养血祛瘀为主,兼以祛风散寒,清热除湿,舒筋通络为辅。

上面的内服方,土茯苓、败酱草为抗菌药可清热解毒、祛湿散瘀。

赤芍、黄柏为臣药,赤芍清热凉血,黄柏清热燥湿。

佐以栀子、胆南星、羌活、当归、秦艽,栀子可清肝利胆,胆南星清热化痰,羌活祛寒止痛,当归通经活络,秦艽清热止痹。

制川乌、制草乌、甘草为佐药。制川乌、制草乌可通络止痛。甘草和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通利关节、健脾益肾的功效,从而可以快速缓解痛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热去湿清血畅瘀去尿酸降,标本兼治治痛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