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的参照点,不一样的持基体验

 昵称7744063 2023-10-30 发布于吉林

在《世界顶级思维》中,有一条重要的思维叫改变态度,改变风险。意思是损失和获得并不是绝对的。人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偏爱风险,而损失和获得又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使用的观点,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比如,有一家公司面临两个投资决策。投资方案A肯定盈利200万元,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性盈利3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万元。这时候,如果公司的盈利目标定得比较低,比方说是100万元,那么方案A看起来好像多赚了100万元,而B则是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盈利200万元。
A和B看起来都是获得,这时候员工大多不愿冒风险,倾向于选择方案A;而反之,如果公司的目标定得比较高,比如说300万元,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100万元,而B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少赚200万元,这时候两个方案都是损失,所以员工反而会抱着冒冒风险说不定可以达到目标的心理,选择有风险的投资方案B。可见,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当事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在基金投资中,同一个基金,持有人不同的体验和回报背后是由不同的心态驱动的,而心态背后是各不相同的参照点。在同一净值下,持有人的悲欢并不想通,对市场氛围的认知也并不相通。配置基金后,4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①配置后,净值出现下跌

错误的参照点:心理亏损,期初投资

正确的参照点:沪深300、基准、同类

解决思路:控制入场比例,设定止损点,制定出现回撤后的积极操作策略

图片

②净值创出新高后,回落

错误的参照点:过去的最高点

正确的参照点:期初本金

解决思路:设定止盈点,通过定赎的形式,最大限度克服贪婪

图片

③净值不断上涨,创出新高

错误的参照点:市场上收益最好的基金

正确的参照点:沪深300,同类平均,基准

解决思路:设定投资期限及止盈点

图片

④经历牛熊后再次上涨

正确的参照点:心理预期

解决思路:设定目标,部分赎回,定投再入

图片

巴菲特有个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吸收老巴这句话的重点,其实是领悟一个“我”字,是让自己在认知上领先和有别于大众,同时取决于你自己的心理预期。

注:基金有风险,祝您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