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枚秋柿乡愁浓

 墨路相逢 2023-10-30 发布于上海

一枚秋柿乡愁浓
早上到办公室后,我看见工位上放着一枚红通通的柿子,不禁喜上眉梢。同事凑过身来,笑着说:“从老家树上摘的红柿,带给你尝尝,愿你'柿柿’如意。”
如此好意,我自然谢过。坐下来后,我拿起柿子端详,火红的外皮透着光亮,阳光照过来,里面的果肉盈盈可爱,整个柿子不过鸡蛋大小,却让人想用两只手捧着。我把它放在掌心,任由它将我的思绪带回到母亲种的那片柿子林……

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在屋后种了许多柿子树,一到深秋,柿子由黄变红,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枝头,甚是好看。“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这是范宗尹写的诗,也是我记忆里的画面。每当夜幕四合,我和村子里的玩伴挥手作别,回到家发现母亲不在,便会立即跑到屋后的柿子林找寻。在一声声呼喊声中,母亲从疏密有致的柿子树间探出脑袋,应声道:“马上就回去啦,不要进来,小心有洋辣子。”
我一听有洋辣子,乖乖停住脚步,等在柿子林外。曾经我不听劝,闯进柿子林,一不小心就碰到了洋辣子,整个胳膊又肿又痒,火辣辣的疼。打那之后,我不敢踏足有它们的地方。等母亲的时候,我望着落日余晖下的那片柿子林,柿叶由绿转黄,柿子则由黄变红,互相映照着,在人心中燃起一团火,不觉深秋萧瑟。那时年少,还未读过“芦花雁断无来信,柿子霜红满树鸦”,然而却看过了无数次晚云收,芦花似雪,一行大雁往南飞,红柿累累挂枝头的情景……

野鸟从柿子林里飞出,母亲亦提着一篮花生从柿子林里走出来。她一脸笑意,掂量着篮子的花生,说道:“丫头,今晚回家用盐水煮花生,解解你的馋。”母亲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善于合理利用土地,柿子林下会种些花生、胡萝卜、豌豆等。春种秋收,她忙忙碌碌,虽然身体疲惫,但日子有盼头,心中常欣喜。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母亲经常会念叨这句农谚。当白霜落在枝头,母亲便知道柿子成熟了,到了该摘下的时候了。她会在背篓里铺一层旧布,为的是让摘下的柿子尽量保持完好,以便售卖时有个好价钱。摘柿子的那几天,母亲起早贪黑,我年幼,够不上树枝上的柿子,只好穿着长袖长裤,捡拾掉在地上的一些柿子。

忙活累了,母亲和我席地而坐。我们剥开手中熟柿红色的外皮,丰盈的汁水直往下流,咬一口香甜滋味充满口腔,让人忘记劳累。母亲见我吃得满嘴都是柿子汁,笑着捏起袖口的衣服替我擦去,意味深长地说道:“丫头,等你长大了会面临很多困难,难免会有心情糟糕的时候。你可以回到家来,吃一颗红通通的柿子,准能盖住你心里的苦和愁……”我听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任秋风吹过柿子林,吹走那些年月。
如今,屋后的那片柿子林已经不复存在,母亲早已改种玉米了。但母亲留下了两棵柿子树,移种在家门口,每年都会结不少柿子。我毕业后在城市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母亲会在柿子红了的时候打电话给我,喊我回家吃柿子。若我一直没回去,她便把柿子摘下来放在屋内,让它慢慢变熟。有几年我回家时已经入冬,母亲仍能拿出熟透的柿子来,让我尝到那甜津津的味道。她说,那是浓缩了整个秋天的味道,而我明白,那其实是爱的味道。

此刻,我望着这一枚朱红带蒂的柿子,感受着浓浓的秋意,怀念着母亲的那片柿子林。如果乡愁有颜色,我想一定是山野间的“柿子红”,它让每一位游子都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最亲的人……

E

N

D

木兰语: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呀~
看见柿子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屋后的那片柿子林。那是我小时候的记忆,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长着柿子树,一到秋天,红通通的一片,甚是喜人。如今,大家只留下了一两棵柿子树,少了那份红火,但柿子的味道还是如当年一样甜。
上周有一件事,影响了我几天的心情。有一位简书的用户,抄袭我公众号发的那篇《秋日芦花,在水一方》,她属于全文复制过去的,但她不仅不承认,还反咬一口。朋友替我生气的同时,他问为何我要把文章免费发在公众号上呢?如果不发出来,那别人就没办法抄袭了,也就不会有那些事情了。或者把文章设置成付费,减少文章被抄袭。
我想说,从当初注册公众号到这些年一直在这里发文,我和关注的你们已经是朋友了,你们见证了我这些年的成长,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我不舍得的不是这个平台,而是平台后面墨路相逢的你们啊!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尊重原创,不会把我一字一句用心写的文章盗用,如果有发现其他人抄袭我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告诉我写作不易,真心难求。
希望我们守住自己的初心,做个热爱文字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