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评分9.3,每个中国人必看的文学经典

 iceer1212 2023-10-3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全文共2648字


第529

每日荐书

每天推荐一本书/每晚八点更新


今日&推荐

图片

书籍:《茶馆》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十月文化
出版年: 2010-3-1
页数: 354

豆瓣评分:9.3

简介:

三幕话剧《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至今仍是现代剧院的常备剧目。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文学家,京派文学领袖,以小说、剧作、散文著称于世, 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推荐&书评

01

推荐人:@敬莹

推荐指数:9.0

两篇话剧和一些散文。

《茶馆》是很真实,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沉浮,个人对大环境无力的抵抗,最后茶馆的掌柜的命运也为这篇画上了悲凉的句号。

《龙须沟》就是讲新中国新政府对人民是如何关切,与之前的政府的漠不关心是多么对比鲜明。哈哈。苦笑一声。

后面的散文有非常喜欢的。因为各种人物真的很鲜明,那个时代文学大家的恣意纵情,或者宗月大师的度众生,都让人心生向往,或者是讲自己的小女儿,那些甜蜜的烦恼。还有关于小动物的篇幅,也是灵动可爱;讲植物,也感到久远前的时光透出来的心旷神怡。

讲读书,是我爱读就读,既不懒惰,又不被权威束缚。

这本收录的内容风格差别挺大的,所以感想实在难以一言以蔽之。

总之是个实打实的老舍。”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02

推荐人:@兕

推荐指数:8.5

本书分话剧卷《茶馆》《龙须沟》以及散文卷收录的十七篇散文。

其中《茶馆》是作者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话剧作品,作者以茶馆为载体,反映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民国时期跨度近半个世纪的社会改革与历史变迁,刻画了众多个性迥异的人物,寓悲于喜啼笑皆非,文学性与艺术性俱佳,说是新中国最优秀的话剧作品也不为过。

《龙须沟》算是应时而作的话剧,主要描述了生活在龙须沟的底层民众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无奈和心酸,引申出旧中国对底层民众的弃如敝屣,而后新中国成立,对龙须沟的改造和规划彻底改善了当地人民的居住环境,底层民众也翻身把歌唱,歌颂新中国的仁政。

十七篇散文大多数都写一些作者生平的轶事,间或夹杂一些对时事的见解,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宗月大师》。

老舍作为中学教科书里的熟脸,自幼家贫,因此作品中对于底层民众的悲苦是十分共情有感染力的,可惜作品影响力却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晚年被涉入斗争,加上陷入女助理赵清阁的婚变传闻,一代文宗学了屈夫子的文人风骨,最终投入太平湖作为栖身之所,不能善始善终,不免令人感叹唏嘘。

03

推荐人:@日落

推荐指数:9.6

故事发生在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发生在一个叫裕泰的茶馆的事情,茶馆老板之外,有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

《茶馆》的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全剧没有贯穿到底的矛盾斗争,是一出以人物带故事的话剧。

它由几乎没有联系的几个小故事组成。幕与幕之间在情节上的联系,表面上看是不太紧密的,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三幕之间的联系是作者描写的一种深层的政治意识。

如“莫谈国事”的字条一幕比一幕多。这富有象征意义的纸条,揭示出在这三个军阀的专制下,人民受苦受压,是不能说话的,同时也有力地说明当时的残酷的事实真相。

注:因篇幅原因,内容有删改。

by@84号书店书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