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老年糖尿病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

 茂林之家 2023-10-31 发布于湖南

作者

王建华

老年糖尿病

是指年龄≥60岁(WHO界定>65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绝大多数属于2型糖尿病。

与普通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异质性强的特点,无论在症状表现、临床治疗还是控糖目标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临床特性,才能真正管理好老年糖尿病。

具体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控制不要矫枉过正

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减退,吃的比较单一,本身饭量就不大,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饮食不宜限制过严,否则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食谱尽量多样化;考虑到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差,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进食含糖量不高的水果(如草莓、樱桃、柚子、苹果、梨等),以利于维生素的补充。

不口渴也要注意补充水分

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体内缺水也感觉不到口渴,很容易发生脱水,甚至引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因此,每天要摄入足够的水分,不要因为不渴就不喝水。

运动要量力而行

为安全起见,老年人在运动前应先做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如果有严重心肌缺血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暂时不宜运动。

比较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项目有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等,运动宜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开始,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强度适中,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出活动时要随身携带含糖食品或饮料,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选择降糖药物要考虑老年人特点

老年人在选择降糖药物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尤其要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

尽量选择低血糖风险小、不刺激消化道、对心肾具有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

以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不仅降糖效果好,低血糖风险小,而且能够保心护肾,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治疗依从性高,不失为老年糖尿病人的优先之选。

①为规避低血糖风险,老年人尽量不用优降糖(格列本脲)这类强力降糖药物;②伴有心衰、浮肿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老年患者宜采用胰岛素治疗:①联用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血糖仍不理想;②有急性并发症,如高渗昏迷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严重慢性并发症,如增殖期视网膜病变;④围手术期;⑤应激状态,如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急性期等;⑥明显消瘦。

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肾功能逐渐下降,还有些老年人原来就有慢性肾炎或肝脏病史。而降糖药一般是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当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

建议患者在用药之前以及用药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肝肾功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换用胰岛素治疗,以免因用药不当加重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恶化。

尽量简化治疗方案

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忘服药、服错药、吃重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药物种类过多时。

因此,在给老年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要注意简单易行,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和次数,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避免患者重复用药。

患者亲属也应当负起监护责任。如果老人生活完全自理,可以像在医院一样,找几个药杯,每个药杯上显著标明“早、中、晚”,早晨起床后,戴上眼镜,把一日三餐的药分别摆好,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即使忘记了,去看看药杯就知道了。

血糖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

由于老年人感觉比较迟钝或存在神经病变,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常常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昏迷状态,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夜间则非常危险,往往因错过抢救时机而导致严重脑损伤甚至死亡。

此外,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低血糖可导致意识不清、跌倒、骨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为安全起见,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标准不宜过严,最新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老年人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

注意控制餐后高血糖

人体一天当中大多数时间处于餐后状态,餐后血糖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总体血糖水平的控制,不仅如此,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老年患者要特别重视对餐后高血糖的控制。

全面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治疗糖尿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慢性并发症,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肥胖、吸烟等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仅控制好血糖还不够,还要全面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降脂药物首选他汀类;另外,如果没有特别禁忌,建议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75~100mg/d)阿司匹林。

不要忽视老年糖尿病人的心理治疗

进入老年以后,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再加上慢病缠身,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抑郁症的患病率比普通人高2~3倍,因此,心理干预十分必要。

干预内容包括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鼓励患者消除悲观情绪,正确对待疾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坚持体育锻炼,每天看书读报,减少智力的衰退;帮助患者充实生活、学习养花、种草、下棋、绘画等;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遇到不良刺激时,要通过自我安慰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找到一个新的心理平衡。必要时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之,老年糖尿病无论在症状表现、临床治疗还是控糖目标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宜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时要尽量简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