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实践:肛瘘术中应用平衡针干预确保高血压伴心动过缓患者安全

 云中马驹 2023-11-01 发布于安徽
临床实践

肛瘘术中应用平衡针干预确保高血压伴心动过缓患者安全


消息来源:徐艳伟

编辑修订:于 波

版面设计:张 建

图片

图片

  2023年8月23日,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亲传弟子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徐艳伟医生,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于肛瘘术中应用平衡针脑技术干预一例患有高血压伴心动过缓病例,全程保持血压和心率相对平稳,为手术创造了绿色安全的有利条件。现整理报道如下:


病例摘要:

  患者,男,42岁,因肛瘘混合痔,于2023年8月23日在腰硬联合下行肛瘘挂线术。术前患者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查血压182/91m mag,高血压3级,很高危,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贝那普利10m g , q d。查24小时动态血压示:血压波动在167-111/59-100mmg之间。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心率不齐。心率 54次/分。入室测血压120/90mm,心率48次/分。予以阿托品0.5m g后,心率在48-57次/分之间波动。鉴于24小时血压里记录心率在48-86次/分,患者从事体力劳动,手术时间短,综合各因素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后行手术。打完腰麻后平卧立即平衡针干预,患者血压平稳,心率47-53次/分之间波动,术毕安返。


平衡针技术干预摘要:

1、干预靶点:心病穴、降压穴。

2、干预效果:腰麻推药前血压118/65mmhg ,干预后血压波动在125-116/62-71m m之间,心率在47-53次/分之间波动。经过平衡针的应激性干预患者血压在腰麻后未出现血压的下降,避免了血压的波动造成的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临床体会:

  病人术前高血压合并心动过缓和心率不齐,说明病人的心脏供血已经不足,高血压是心脏供血不足按照基因程序采取的加压状态。虽然经过3天临时的降压,但是血压和心率还是不稳定。常规腰麻后血压会下降,甚至会发生低血压,是因为腰麻后阻滞区域的血管扩张加上交感神经的阻滞和痛觉传导的消失,病人往往会出现血压的下降和心率的代偿性增快,一般会予以小剂量麻黄碱和加快输液纠正。药物的应用对机体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该患者术前临时用药对机体已经产生了药物的应激性干预,术中维持血压的平稳和降低心肌氧耗对病人来说是安全有效的。因此,术中应用了平衡针技术进行干预,通过针刺中枢靶点,应激性干预产生了应激性的效果,针刺心病穴改善心肌供血,调整心率,大脑指挥系统应激性升级;通过降压穴的针刺,调节了外周血管的阻力,使血压平稳,术中心率维持在术前状态,极大的减轻了手术和麻醉对病人机体的影响。平衡针脑技术在麻醉术中的有效应用,核心是启动了病人自身修复基因程序,保护了心脏和大脑的功能,为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创造了条件。


图片
END

平衡针灸相关信息请点击:

www.pinghengzhenjiu.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