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的名义》放跑丁义珍真正的幕后黑手,根本不是祁同伟,而是高育良!

 言之意 2023-11-01 发布于广东



01
陈海自接到侯亮平电话后,一直把丁义珍锁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可这个丁义珍还是躲开了一双双眼睛,从李达康的化身变成了汤姆丁,坐着美联航的飞机成功逃到了美国。
丁义珍能成功出逃,全因那个神秘电话。后来的剧情也透露了,电话是祁同伟打的。
那么,丁义珍就是因为祁同伟才得以逃跑吗?
不是的。
真相远不是如此!
其实,放跑丁义珍的幕后黑手是高育良。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在省委大楼那场拉开了全剧的汇报。
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在最高检的手续还没有传过来的情况下,陈海打算先行动起来把丁义珍先拘了。
但在出发前,被季昌明给拦了下来,要求他和自己一起前往省委先作请示汇报。
在这场汇报里,有高育良,李达康还有祁同伟。
其实,在听了老季的汇报后,作为政法委书记的高育良心里已经清楚,此时对丁义珍的拘比规更符合程序。
但他没有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是让在场的人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要说在这起突发事件中,此时心里最慌的当属祁同伟。丁义珍到底有没有贪腐,怎么贪腐的,他最是心知肚明。
而对于这个是山水庄园常客的丁义珍,会和祁同伟有什么样的关系,高育良也心里有数。
但不管是祁同伟还是高育良,都表现得极为淡定从容。
不过,祁同伟还是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对丁义珍先规起来。
祁同伟的建议一出,马上得到了李达康的赞同。
对于这两人的意见,季昌明并没有作出否定,而是表示先规起来也行,但他又拉了最高检出来说事,示意自己更倾向于拘起来。
而陈海态度鲜明,建议直接拘。
高育良心里其实已经明白拘捕丁义珍是不可逆转的决定,但他还是不表态,而是去挑拨李达康焦虑的神经线。
这件事,要考虑到我省的特殊情况,把丁义珍抓起会不会造成我省投资商大面积出逃啊?
光明峰项目该怎么办?这过去是有教训的!

高育良话里话外拨弄的都是李达康心里头的那根刺,“过去是有教训的”指的就是当年林城投资商大面积出逃,造成了GDP大幅下滑事件。
挑了李达康的刺还不够,高育良适时地把新书记沙瑞金拉了出来,强调给刚上任的新书记沙瑞金,送上这么大的一份见面礼不适合。
这无疑又给李达康这个老对手增加了压力,丁义珍的问题,最大的责任人当属李达康。
但高育良对李达康的折磨远不只是令他焦虑不安,而是在加重李达康焦虑的同时,又给他透露一丝希望。
绕来绕去说的都是拘或规的选项,只有陈海一个人关心时间差的问题。
各位领导,先拘起来吧。真没时间考虑了,至少先把人控制起来。
时间,才是这起突发事件眼下最要紧的。
可高育良却对陈海教训起来,对陈海说了两次“坐下”。
你坐下,急什么!坐下
既然意见发生了分岐,就要进行充分的讨论,要更加慎重。
见讨论没个统一的结果,高育良这时才提出先跟新书记沙瑞金请示,然后去了自己的办公室跟新书记通话。
明明知道事态紧急,可高育良跟沙瑞金通话后,却摁着丁义珍的事不说,反而先拍起了新书记的马屁,说起了其他的话题。
瑞金同志,你今天应该在岩台山做考察调研吧。
沙书记,你在党政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一针见血。沙书记,我准备组织全省的政法干部,认真学习你这个讲话.......
官腔连连,听得沙瑞金不耐烦了,打断了他的马屁,主动提起了这通电话的目的。
正是因为高育良的这通电话,使祁同伟有了时间和机会,去打了那通最为关键的电话。
也是因为高育良一直以各种理由,拖着时间迟迟不表决,对丁义珍到底是拘还是规,使得丁义珍在接到电话后有了足够的时间,坐上了飞机离境。
在丁义珍事件上,祁同伟的表现可谓是相当“出色”。
他不但利用此事讨好了李达康,还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安排了丁义珍成功逃跑。
但是,祁同伟做这些事的前提,都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
而这个时间,恰恰就是高育良给的。
不管是要求各人展开讨论意见,还是对新书记的请示汇报,高育良都有一个同样的目的,就是尽量拖延时间。
不但如此,高育良从新书记那里得到了相机决断权之后,还是坚持等李达康回到场,又等接了电话的陈海回来后,慢悠悠的又先说了一段官话来重新开场,最后才说出了对丁义珍的决断。
先拘起来!
高育良前面拔弄了李达康的刺,使李达康看到规丁义珍是有希望的,然后宣布要拘起来,最后故意提起在北京办案的侯亮平是自己的学生。
这一番操作,令李达康的一口老血来回憋着,差点内伤了。

高育良PK李达康的这一场,赢得很漂亮。
从他看着李达康离场的得意小眼神有多拉丝,就知道高书记的心情有多好了。
但在丁义珍出逃的事件上,高育良表演最好的,并不是在这场会议上。
而是在确认丁义珍出逃已成无法挽回的事实后,对祁同伟演的戏。

02
丁义珍有问题,祁同伟知道,高育良自然也是知道的。
虽然高育良连自己的小娇妻高小凤有2亿的信托基金,都可以装出一副“我不知道”的样子来。
但他的不知道,只是装。
对于自己的政治白手套祁同伟涉了什么山,涉了什么水,高育良不说全知道,但也一定猜测得八九不离十。
高育良最擅伪装,尤其在祁同伟面前,他把党性、人格、底线这些词,经常挂在嘴边。
他的汉大帮是怎么回事,高育良比祁同伟清楚。
但他从不在明面上承认自己有这么个小团体,所有关于这个话题的话都是点到为止,即便在祁同伟面前也是如此。
丁义珍这件事,高育良做的就是点到即止。
丁义珍出事,可以令自己的老对手李达康栽个跟头,高育良原本是可以笑眯眯地站在一边看戏的。
但他知道拔出萝卜必然会带出泥,令李达康栽跟头固然心情舒爽,但自己这个头号大弟子只怕也要掉泥里。
这一点,不是高育良希望看到的,他也不敢让祁同伟在关键时刻闹出事来。
所以,听到季昌明的汇报后,听到祁同伟第一个提出“先规起来”,高育良对祁同伟与丁义珍的事就猜到了。
他拖延时间就是给祁同伟创造机会,如果祁同伟真有事,他自然会知道如何利用。
但是,逮着这个事折磨李达康一番,是高育良等了多时的机会,他自然不肯放过,所以,才有了对李达康的挑拨
可谓一石二鸟。
不过这番挑拨,也是对祁同伟给李达康抛媚眼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在让祁同伟看到一个马上要迎来政治风暴的李达康,不是一棵好大树。
只是,丁义珍这件事是高育良亲自向沙瑞金汇报的,最后让目标逃了,在新书记面前,高育良的脸其实也是挂不住的。
但相比李达康的情况,他实在好太多了。
而且,高育良明白,在丁义珍这件事上,汉大帮是没有办法大获全胜的,毕竟祁同伟是摘不干净的。
能利用这件事戏弄一下李达康,出一口气,也算是够了。
但丁义珍出逃,事情并没有结束,对丁义珍还是可以继续抓捕的。而这一点,是祁同伟亲自抓的,事情是可控的。
但,凡事怕万一,高育良遇事向来求稳,最是小心谨慎。
事情做得不露声色,事后对自己有一些实质性不大的坏影响,是高育良给自己最好的保护色。
一帮玩鹰的老手,倒让鹰给啄了眼睛,真有你们的。祁同伟我告诉你,这个丁义珍不抓回来,我轻饶不了你,以后出去别说是我学生。
在办案人员和祁同伟面前,高育良表示出对丁义珍逃跑了的极大怒火,严令要祁同伟把丁义珍抓捕归案。
自己亲自抓的案子最终没有一个完满的结果,在所有人看来,高育良脸上无光,但相比起丁义珍的真身李达康在这上面栽的跟头,高育良怎么看都是赢麻了!
连祁同伟这个汉大帮二把手,都不知道高育良在丁义珍出逃事件中,玩得这么隐秘。
但高育良的玩法,未必没有在沙瑞金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
第一,就是事态紧急,高育良先只顾着拍马屁,只字未提丁义珍的事。是沙瑞金打断了他,主动提起的。
看看沙瑞金当时回复高育良的那段话:
这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我呢新来乍到,不了解京州的情况,也不了解丁义珍的底细,很难做出决断。
这样吧,你是省发副书记,又是政法委书记,就由你代表省委相机作出决断吧!
沙瑞金这些话,看似是对高育良的肯定和授权,其实也是一种试探。
注意一下,沙瑞金说自己新来,不了解京州的情况,也不了解丁义珍的底细。他说丁义珍的时候,形容词用的是“底细”。
换句话来说,就是他认为高育良是了解丁义珍底细的人。
但了解丁义珍底细的高书记,却没有及时作出决断,还先跟新书记东拉西扯拍马屁,导致行动晚了一步让丁义珍坐飞机跑了。
在丁义珍的整个事件中,跟沙瑞金的对话,是高育良最大的败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高育良以为自己是个玩鹰的老手,是在看李达康“好戏”的人,却未曾料到,沙瑞金也在看他的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