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忙于上班?那怎么有空赚钱呢

 夏虫碎碎念 2023-11-01 发布于北京
不好意思,标题的口气有点大(我好怂啊
当然,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事。但如果你想赚钱,如果你的目标是赚钱,上班是一种投入巨大但低效的方式。
上班,只拥有一个生意的部分债权。这事不行了,损失不大;做得好了,总收益再高,你的收获也非常非常有限,汤都喝不到,就闻了闻味儿。
拥有所有权,股权,冒更大但依然非常有限的风险(不然现在怎么都是「有限公司」呢),才能获得真正的收益。

为一份看起来体面、收入还可以的工作,每天忙忙碌碌,焦头烂额。这样忽略了两个问题:
  1. 你完全投入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甚至为此付出健康,却不拥有这个生意。这事发展得再好,也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
  2. 忙碌的表相之下,专注于完成别人给予的任务,做手上的事、解决眼前的问题。缺少了真正的思考,独立的判断。

前几天和阿里的朋友聊天,朋友说觉得自己所在环境对精英情节的追求限制了自己,很多事并不需要做到卓越,就能获得收益。
中考的时候,就有小一半的人不再读高中;高中毕业,能读本科的有限,985、211一个班就两三个;进了大学,周围又是乌泱泱的和自己一样卷到现在的人;实习、毕业、读研读博/面试高收入的工作;一次次升职,职级越高,需要的人数越少——每次,你都在过独木桥,淘汰率越来越惊人,赢了,好像就能显示优秀。
一路卷过来,好像就是个普通的白领工作。那老板呢?那些自己创业的人呢?那些比自己赚的多十倍百倍的人呢?是不是要达到一种「更优秀、更有能力、更有执行力、更会社交」的程度,赢得更激烈的厮杀,我才能上到那一层?

如果你看看现实中的商业,又发现好像并不是。
那些拥有自己生意的人,尤其是并不大生意的人,常常做得漏洞百出、左支右绌,边做边摸索,遇到问题了才想怎么解决,过不过得去有时靠运气。
他们好像离开了一道道过窄门、越来越卷的竞争,去向了广阔的旷野。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养活人,不必是状元。我现在的房东,是个回收废品的,在杭州至少有三套房呢

在实业里,大部分并不需要优秀,甚至并不需要你多有前瞻性、判断好风口提前等着。
很多生意,普通人来做,大部分时间就是个平均回报。但,every dog has his day,在行业突然上升的时候、爆发的时候,你在场,拥有所有权,就能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
拥有股权的回报,都不是线性的。而工资呢,这个月两万,下个月还是两万,即使从2万变到4万,人生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改变,还是过着普通上班族的生活。
我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工资100万,注意是每天哦,这够多了吧。那每月工作20天,一年2.4亿,不交税的情况下,连续工作2000年,从西汉工作到现在,才能差不多赶上中国首富的财富水平。

写这些,只是我与周围很多朋友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走在既定轨道上习惯了,对竞争与要赢的想法也习惯了。几年前有一本很火的书,《优秀的绵羊》,有一部分是讲述这个,能一次次赢得竞争,但没有自我没有想做的事的人,优秀且从众。
并不推荐大家盲目创业,投入过多。只是,如果有时间和精力,不妨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办法做得好一些,慢慢积累。这个时代,什么能力都可以有商业化的渠道,也许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事。
在未来淘汰率越来越高的竞争中,没赢也没关系,可以走向更为丰饶的旷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