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生命和健康来自“道”“德”——《道医学》读书笔记29经脉系统概述中3

 背后国文 2023-11-02 发布于江苏

中医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让中华文明维持绵延不息源远流长。然而,我们在与一些疾病的对抗中,有的人可以辩证处理手到病除,而有的人却钻进了死胡同束手无策,这是为何?

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而有的人却从来不知道病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的人生了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疗愈,很快恢复了健康,而有的人却从此一病不起,甚至断送了性命?还有,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奔赴黄泉,而有的人却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道医学》为我们开启了认识的大门,请看第二篇第三章《物元生理学》

29、经脉系统概述

据李永明《经脉的科学依据及三部九候新释》论述,现代临床医学和体表解剖学对人体常用体表脉搏触点已经早有共识,这些脉搏点在临床上常见用于检测心率、血压、局部供血、血流及血管状态,以及急诊状态下对生命指标的观测。

对比可见,现代医学这些常用脉搏检测点全部都在中医学十二条经络上,而且所有的重要脉搏点都已经有了穴位名称,属于中医学的脉诊穴。这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说明中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些脉搏点,在诊疗实践中总结出了脉诊的作用和意义,把这些点归属于经络和穴位,并且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中医学经脉理论,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继续课程。

“自1972年至1978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30个单位,普查了64228人。总结出感传的特点有:感传线与古代经络路线一致;具有双向传导性;感传的宽度有粗有细;感传的速度较慢;感传具有可阻性;感传具有回流性;感传具有停顿点;感传有趋向病灶性;感传具有隐性感传性。这些大面积的观察研究成果,充分说明经络系统的客观存在性。19796月,我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的有33个国家和香港代表96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代表21人,列席代表36人,国内代表302人。这是我国主持的第一次国际性的针灸会议。这次会议上我国提出经络研究论文43篇。其中我国李定国报告了全部沿十四经路线,循经发生的皮肤病例特别受到重视。人体经络系统虽然分布于人体浅表组织中,但是它属于隐态生理组织,解剖学上也不可见。但是,循经皮肤病却将肉眼不可见的经络系统,用病理现象展示于世界科技界,使这一系统成为直观性的体表活体图谱,不得不令人深悟和反思。

现代科学对经络系统的认识,由于深陷于'智观’的窠臼中,所以对我们祖先中的大智慧者们,在'慧观’与'智观’相结合前提下,所发现的人体生命奥秘的认识,其接受承认过程就显得艰难而又复杂。这一差距特点,广泛存在于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各个领域之中。这一差距的缩短,实现智观、慧观高度相结合,运用现代科学的成果,特别是用新的哲学观念,重新审视古人的经典理论,进行科学探索研究,产生新的科学理论,也许就是科学革命的主题之一。

人类对于人体本身机体浅表客观存在的经络系统的认识和承认如此艰难,那么对更深层次的八脉道和七丹窍的认识和承认,无疑是更为复杂和困难的。在现阶段,对八脉道和七丹窍的认识,只有寄望于广大修真者自身,实践出真知,以及未来科学的高度符合'道理’的发展。”

经络系统的客观存在性已经被所谓的现代科学所发现和证实,但现代科学对经络系统的认识,由于深陷于“智观”的窠臼中,艰难接受和承认。而且人类对于人体本身机体浅表客观存在的经络系统的认识和承认如此艰难,那么对更深层次的八脉道和七丹窍的认识和承认,无疑是更为复杂和困难的。在现阶段,对八脉道和七丹窍的认识,只有寄望于广大修真者自身,实践出真知,以及未来科学的高度符合“道理”的发展。

学习中医没有必要纠结现代科学对中医的承认和验证,使用仪器和不具慧观的现代人根本没办法进入这样高层次和深层次的系统,因此无需怀疑中医的“不科学”。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人开始注重自身的修炼,而且有很多的人在修炼中自证清晰,所以对一个中医医生来说,不具慧观,不注重向古人学习,不清楚精气神,很难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医生。打个比方,医生自己没气,又望不到病人的气,怎么能治好病?

那么怎样认识和理解经脉系统,请看第二篇《道医生理学》第三章《物元生理学》。

文中很多内容来自熊春锦《道医学》,用双引号圈段,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