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去世。推荐他的《论语今读》。 《论语今读》是中国当代美学家李泽厚的晚年代表著作之一。作者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天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一方面,作者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 作者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和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重要作用。 李泽厚(1930年6月13日—2021年11月2日)是中国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史学家。湖南长沙人,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李泽厚曾参与1950年代美学争论,上世纪80年代以高扬人的主体性、崇尚康德、倡导美学热而著称于世,《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影响极大,从者甚众,被称为“青年导师”。上世纪90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己卯五说》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
|
来自: someonether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