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伤发热 笔记

 随遇而安如当下 2023-11-02 发布于北京

<内伤发热的概念>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内伤发热的病机>

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体温不高,表现为高热者少;不恶寒,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

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外感所致症状】

<内伤发热的病证鉴别>

内伤发热VS外感发热:

病史及起病特点:内伤发热由内因引起,起病徐缓,一般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临床表现:内伤发热以表现为低热者较多,或仅自觉发热。其热时作时止,或发无定时,且多感手足心热,大多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减,通常伴有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外感发热则多表现为高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退。发热初期常伴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减,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

<内伤发热的辨证要点>

首先应辨明证候虚实

其次辨病情轻重

再次辨清病位

<内伤发热的治疗原则>

属实者,治宜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清热。

属虚者,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

虚实夹杂者,宜兼顾之。

<辩证论治>  

4虚3实

趣味串记:

气郁丹栀瘀血

补中

阳虚金匮中。

(网络引用)

<1>阴虚发热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滋阴清热→骨散或知柏地黄丸加减→<红、热、数>舌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2>血虚发热证(【血虚失养】阴不配阳)益气养血→脾汤加减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唇甲色淡。  

<3>气虚发热证(【中气不足】阴火内生)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热势或高或低、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4>阳虚发热证(肾阳亏虚,火不归原)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加减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

<5>气郁发热证(【气郁日久】化火生热)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加减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丹皮、栀子

<6>痰湿郁热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连温胆汤合中和汤或三仁汤加减苔黄腻、脉濡数+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

黄连温胆汤=二陈汤(陈、夏、苓、草)+黄连、枳实、竹茹、生姜

<7>血瘀发热证(血行瘀滞,瘀热内生)活血化瘀→逐瘀汤加减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有瘀点、瘀斑固定痛处

血府逐瘀汤=四逆散(柴、枳、芍、草)+桃红四物汤+桔梗+牛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