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及其调适 导 语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心理健康的教师成就心理健康的学生。然而教师是多重角色的承担者,在角色扮演和转换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基本心理需要的剥夺和责任边界的无限扩大,直接威胁着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助力改善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本篇文章由俞国良教授从角色理论视角分析教师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调适方法和应对策略。 角色理论与 教师心理健康 何妍:俞教授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毫无疑问,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关乎教师的幸福体验、个人成长和生活质量。然而教师作为多重角色的承担者,难免会遭遇心理压力巨大、心理需要被剥夺、责任边界被放大等问题,这些直接威胁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您曾经就此做过深入的研究,请您首先谈谈为什么要从角色理论视角来探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角色认知”中的 教师情绪情感问题与调适 何妍:角色认知是角色理论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很好地扮演。教师角色认知如果出现混乱,可能会导致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呢? “角色规范”中的 教师人格异常问题与矫正 何妍:您曾经在相关论著里提出“角色规范化、人格社会化是一个教师发展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否意味着教师角色规范失衡、人格社会化滞后有可能导致人格异常?我们该如何理解其中的因果逻辑? “角色期望”中的 教师人际关系问题与改善 角色期望是影响教师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家庭关系上。随着学校教育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家长和学生等社会群体对教师的期望更加多样化。如家长希望教师既严格要求,又能与自己的孩子友爱相处;社会要求教师既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又要“因材施教”为某些特殊学生进行适当调整,不一而足。特别是许多教师常因在学校岗位上必须对学生持有亲和力和忍耐力,过度损耗导致心理资源枯竭,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回到家里不自觉地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如对家人冲动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直接影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进而影响了家庭氛围与生活质量。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师群体,在多种关系、多重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调解角色间和角色内的冲突,容易出现人际障碍和适应不良问题。面对这类问题,一类教师将其外化,如在与他人交流时倾向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以至于无法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另一类将其内化,如尽可能避免与他人接触,交往退缩,内心更加封闭。此外,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导致教师群体出现人际障碍的重要因素。学校往往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工资绩效直接挂钩,教师承担着巨大的考评、晋升压力,同事之间形成强烈的“你上我下”的竞争关系,客观上不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最终导致人际障碍问题。 何妍:人际关系障碍确实是困扰当代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自身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消极的影响,教师如何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呢? 俞国良:是的,克服人际障碍、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已成为摆在教师群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表明,教师积极的沟通心态是影响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这需要合理合情、合规合法的角色期望加以支撑。调整对教师过高、过多的角色期待,将教师从“神”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把教师当“人”来认识和尊重,而不是用人之为师的特殊性来代替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始于有效的期望、沟通,需要教师树立积极的沟通心态,运用适当的人际互动技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氛围。具体表现在: (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负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日常生活经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可以有效缓解教师的人际障碍。 “角色冲突”中的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应对 新时代教师 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 何妍:从您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错综复杂,教师一旦对自己的角色认知、角色规范、角色期望和角色冲突等产生误解,就有可能导致“角色偏差”从而产生情绪、人格、人际以及职业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您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