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BV体外感染非人灵长类肝细胞研究取得进展

 医学abeycd 2023-11-03 发布于湖北

写在前面: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的致病因素,长期感染易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人HBV(本文简称HBV)的感染宿主谱很窄,前期研究认为其只能感染人类和大猩猩,不能感染恒河猴、猕猴等旧世界猴(Old World monkey),也不能感染松鼠猴等新世界猴(New World monkey),更不能感染小鼠、大鼠这种常用实验动物或其他猪或狗等动物。这严重限制了HBV的动物水平的机制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前评价。缺乏有效的慢性HBV感染动物模型严重制约了HBV新型抗病毒药物研究和HBV慢性感染致病性、宿主抗HBV免疫反应等的研究。刘永振博士是我的学生,2019年在北医博士毕业后去了普利斯顿大学Ploss教授实验室做博后。在读博期间共发表了9篇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发表在Hepatology的讲述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病毒颗粒”多因基因组rcDNA负链或正链的不可逆掺入提前终止缺陷而缺乏感染性的一作文章,以及以letter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的更新了隐匿性HBV感染(OBI)定义并建立了对应检测技术的研究。出国后永振瞄准了HBV研究缺乏自然感染性动物模型这一世界性难题,持之以恒地工作,并于近日将其研究发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为之后自然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图片

 该项题为“Targeted viral adaptation generates a simian-tropic hepatitis B virus that infects marmoset cells”的研究工作,系统分析了HBV在旧世界猴、新世界猴及原猿猴(Prosimian)上的感染性。通过遗传进化树分析自然存在的上述非人灵长类动物HBV功能性受体NTCP的序列差异和亲缘关系,对比其支持HBV肝细胞吸附、感染的能力。再通过大量的功能获得性(gain-of-function)突变和功能丧失性(loss-of-function)突变并通过病毒结合能力评估和感染实验,阐明了NTCP氨基酸残基G158位点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支持HBV肝细胞吸附结合的充分必要条件,NTCP 84-87位氨基酸是HBV进入肝细胞的关键功能域。使用AlphaFold蛋白结构预测并结合去年发表的人源NTCP冷冻电镜结构,该研究分析了不同非人灵长类猴NTCP蛋白结构与人NTCP结构的相似性,发现自然界中一种狨猴(marmoset,Callithrix jacchus)与人NTCP蛋白结构最相近。序列分析发现该狨猴在NTCP 84位天然存在与人NTCP一致的精氨酸(R84)残基并且marmoset NTCP支持HBV细胞吸附和低水平感染。为进一步提高HBV感染性,研究发现毛猴乙肝病毒(Woolly Monkey HBV, WMHBV)能够高效感染marmoset原代肝细胞。所以该研究创新性提出构建HBV-WMHBV嵌合病毒,通过把WMHBV 前S区对HBV感染极其重要的1-48位氨基酸移接至HBV对应基因组区,构建了HBV/WMHBV preS1[1-48]嵌合病毒(其中只有16个氨基酸差异)。进一步感染实验及Southern Blot、HBV RNA原位杂交证明HBV/WMHBV preS1[1-48]病毒有更强的感染原代狨猴肝细胞能力。使用狨猴来源的纤维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然后定向分化为狨猴肝细胞样细胞同样支持HBV和HBV/WMHBV preS1[1-48]嵌合病毒感染,且HBV/WMHBV preS1[1-48]感染性更强。

图片

总之,该研究在遗传进化、蛋白结构、病毒吸附和内化等不同水平系统阐释了不同非人灵长类猴HBV耐受的分子机制,在自然界中发现一种狨猴(marmoset,Callithrix jacchus)支持一定水平HBV感染。通过构建嵌合HBV/WMHBV preS1[1-48]病毒提高感染效率,该研究为HBV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该文章第一作者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刘永振(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通讯作者为普林斯顿大学Alexander Ploss教授。

参考文献

https://www./articles/s41467-023-39148-3

Liu, Y., Cafiero, T. R., Park, D., Biswas, A., Winer, B. Y., Cho, C. H., Bram, Y., Chandar, V., Connell, A. K., Gertje, H. P., Crossland, N., Schwartz, R. E., & Ploss, A. (2023). Targeted viral adaptation generates a simian-tropic hepatitis B virus that infects marmoset cel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1), 1-17. https:///10.1038/s41467-023-3914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