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指肠耳穴(40)

 道鑫_崭桐 2023-11-03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标准定位:十二指肠耳穴,位于耳甲艇中,耳轮脚上方后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与贲门穴相对,即耳甲5区,小肠穴至下垂点穴的中间处。
图片
图片
  穴位释义:十二指肠耳穴,耳穴名。
  本穴与幽门穴穴性同属阴性,都有理气缓急,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幽门痉挛等症,但本穴重在行气益胃,养阴缓急,用治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而幽门穴重在降逆和胃,解痉镇痛,用于治疗胃窦炎、胃穿孔等症。两穴虽同中有异,但对于证属相同者,多联合应用。
  功能作用:益胃养阴,缓急止痛,行气摄血。
  主治疾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十二指肠穿孔、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溃疡、胃酸缺乏等。
  穴位配伍:
   十二指肠耳穴配胃、小肠、内分泌,治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耳穴配胆囊、内分泌,治胆石症、胆囊炎等。
  相关论述:
   1.《耳针疗法》:“十二指肠、小肠与胃之间。”
图片
   2.耳穴十二指肠位于耳甲艇中,耳轮脚上方后部。
图片
  3.十二指肠是小肠始段,人体的十二指肠长约30cm,约12指宽,由此得名。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大李老师课堂
  十二指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部分。除始、末两端被腹膜包裹,较为活动之外,其余大部分均为腹膜外位器官。因为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
  详细操作:一般用毫针、电针、埋针、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等。
  毫针法:针0.1-0.2寸,针感局部痛,留针20-30分钟。
  埋针法:用30号耳针垂直进针1-2毫米,以下穿透耳壳为度,一般留针1-2天可愈。
  耳穴压疗法:治胆石症。找出敏感点,耳部常规消毒后,取大小适中的长方形胶布一块,王不留行子1-2粒,贴压于穴上。嘱患者每日晨起饭后、睡前按压穴位,要有痛、胀、热感,轮压15分钟,保留压贴物,3天后换贴另一耳,5次为1疗程。
  按摩法:用按摩棒对准此区,以适当的力度按摩1-2分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