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为何要隆科多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的深意

 昵称49699761 2023-11-03 发布于山东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在位61年,开创了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康熙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扩大了版图,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他是一个有着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的君主,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感情和人性光辉的人。

康熙在晚年时,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传位问题。他有24个儿子,其中14个活到成年。这些儿子中,有些是英明果断的,有些是谋略深沉的,有些是文武双全的,有些是贪婪残暴的。他们之间互相争夺皇位,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夺嫡战。康熙为了维护皇权和江山稳定,不得不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打压和惩罚。他曾经立过长子胤礽为太子,但因为胤礽参与了八王之乱而被废黜。他又曾经偏爱过十四子胤祥,但因为胤祥傲慢无礼而被贬斥。他还曾经考虑过八子胤禵和九子胤禟,但因为他们各自有所缺陷而放弃。

最终,在1722年11月初六这一天,康熙在畅春园中病重不起。他知道自己的寿数已尽,于是下达了一道令人震惊的圣旨。他要求隆科多陪葬。

隆科多是谁?他为什么要陪葬?这道圣旨背后隐藏着什么深意?

隆科多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也是康熙的小舅子。他出身于佟佳氏家族,这个家族是清朝最显赫的贵族之一。他的祖父佟养真是努尔哈赤的左膀右臂,他的姑母孝惠章皇后是顺治帝的皇后,他的姐姐孝懿仁皇后是康熙帝的皇后。隆科多从小就受到皇室的宠爱和提拔,在康熙朝中担任过多个要职,如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学士、九门提督等。他参与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等重大军事行动,也参与了修订《大清律例》、编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重大文化工程。他在朝中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在民间有“佟半朝”的称号。

隆科多为什么要陪葬?这其实是康熙的一番苦心。康熙在临终前,已经决定了传位给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但是,他并不完全放心胤禛能否顺利继承大统,毕竟朝中还有其他王子和大臣的势力,他担心他死后,会有人对胤禛不利。他需要一个忠心耿耿、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来辅佐胤禛,为他扫清障碍。而这个大臣,就是隆科多。

康熙选择隆科多,有几个原因。第一,隆科多是康熙的小舅子,与皇室有着血缘关系,康熙相信他对皇室的忠诚。第二,隆科多是九门提督,手握京城兵权,可以镇压朝中的反对势力。第三,隆科多与胤禛走得很近,曾经为胤禛求过情,被胤禛赦免了陪葬的命运。这样一来,隆科多就会感激胤禛的恩情,更加忠心地辅佐他。

但是,康熙也不是完全信任隆科多的。他知道隆科多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担心隆科多会因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变心,或者被其他人收买和利用。所以,他才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让隆科多陪葬。

这个办法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考验隆科多的忠诚度。如果隆科多真的有不轨之心,接到陪葬的命令后必定会采取反抗或逃跑的行动。如果隆科多老实地接受命令,那就说明他对皇家和朝廷都表现出了忠诚。第二,可以给隆科多一个警告。让他知道即使功高盖主,也要牢记皇命难违。让他明白自己的生死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不要妄想超越皇权。第三,可以让胤禛成为隆科多的恩人。康熙预料到胤禛必然会为隆科多求情,并且赦免了他的陪葬之罪。这样一来,隆科多就会深深地感激胤禛,并且全心全意地支持他。

康熙这一招真是高明绝伦,在雍正继位后才被人明白。雍正在登基之初,也得到了隆科多的大力辅佐和支持。但是后来雍正发现隆科多开始变得骄横跋扈、贪婪无度、任人唯亲、结党营私、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等罪行。雍正对此十分愤怒和失望,并且下令将隆科多软禁在畅春园中,并罗列出四十一条罪状。最后,在1728年6月初五这一天,雍正亲自下旨将隆科多处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