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的名义》李达康VS易学习,谁的工作能力更强?

 言之意 2023-11-03 发布于广东



01
李达康身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突出的个人标签:汉东改革大将。
李达康的这个能力,不管是在赵立春主政时的汉东,还是新书记沙瑞金到汉东之后,都是成为了他在仕途上最重要的武器。
可以说他的升迁,站队,都离不开他的这项能力。

在李达康的政绩史上,有两个地方最为突出。
一个是金山县,一个是林城。
恰巧,这两个地方,或多或少都与易学习相关。
尤其是金山县,可以说当初如果没有易学习的支持和顶雷,就没有后来的李达康。
沙瑞金曾在“解培一只麻雀”的会议上,说过这起历史事件。
正是易学习的责任和担当,才为我们汉东省保住了一位省委常委。
沙瑞金的这句话,既赞许了易学习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是对李达康能力的肯定。
作为汉东省有名的改革先锋,GDP担当,李达康搞GDP的能力毋庸置疑,连他的老对手高育良,也跟不上他的节奏。
但是,在GDP路上,李达康却对一个人避之不及。
他就是易学习。

很多人认为,李达康不肯推荐易学习,是因为易学习为官太死板,太讲原则,眼里容不得沙子。
在眼里只剩下GDP的李达康来看,用易学习会分分钟把自己的GDP扼杀在摇篮里。
但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李达康对易学习的顾忌,是他知道易学习的工作能力并不在自己之下。
李达康清楚,在宝塔型的用人制度上,越往上走,人就越少。
他要权力,就要往上走,要往上走,就得有政绩,这一点是李达康坚信不疑的。
但,有易学习在,李达康的工作能力就突显不出来,甚至会被比下去。
汉东的干部都知道李达康和易学习曾在金山县搭过班子,当时的易学习是县委书记,一把手。
李达康是县长,王大路是副县长。

这三个人仕途的变迁,就定格在金山县的修路工程上。
修路这个决定,是李达康提出来的。
赵立春到金山县考察时,看乡亲们家里穷得穿不上衣服,听到易学习说乡亲们吃盐吃醋都要相互借,对三个年轻的父母官作出了要求,要他们带着金山县一百二十万老百姓走上富裕的路。
当时的赵立春还只是汉东省副省长,但有一个小细节,是为赵立春日后搞起赵家帮埋下了伏笔的。
当时赵立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个年轻人,按排序,他应该先提县委书记易学习,但赵立春先喊的是李达康的名字。
达康,易学习,还有你王大路。
而且,他没有喊李达康的全名,亲切地只喊名字,其他两人是连名带姓一起喊的。
赵立春这是在表露自己与这三人的亲疏。
而这一点亲疏关系,成了易学习和王大路为李达康顶雷的关键。
有一位六十岁的村支书,死在了李达康没完没了的动员会上。
王大路一开始并不愿意为李达康顶这趟雷,还建议易学习撤了李达康这个县长。
但易学习劝住了他,并说服他和自己一起担起了这个责任,易学习说服王大路的理由,就是李达康与赵立春的关系。
大路,这条路你修不了,我也修不了,可李达康行。
他是赵副省长的秘书,能想办法找到点钱,能到银行贷款。
王大路最终同意了,和易学习一起替金山的老百姓顶了这个雷,他引咎辞职离开了官场下海经商去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得出来,易学习保下李达康,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是赵立春的人。
他和王大路不如李达康的地方,在于没有赵立春这层关系。
在金山这样的贫困县修路,没有赵立春的资源支持,李达康改革能力再强,也没办法完成。
最后,路修好了,李达康升迁了,赵立春的政绩上去了。
可不管是李达康还是赵立春,都再也不会去想易学习和王大路的付出。
李达康在金山县的政绩,是踩着易学习和王大路上去的。
易学习输给李达康,只是因为他当没给赵立春当过秘书。
但这一局,易学习虽败犹荣。

02
易学习被降职调去道口县任县长,从一把手变成了二把手。
易学习调到道口县并不顺利。
在他到任那一年的三月,就遇到了饥荒。由于上任县长把牛皮吹上了天,留下了烂摊子。
十五个乡镇,三万财政事业人员发不上工资,十万人达不到温饱线。

易学习组织了全县农村劳动力,带头去南京找活路,在易学习任职的四年期间,道口县从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贫困县,成了汉东省著名的建筑之乡,是林城地区第一个靠劳动力转移,进入小康的先进示范县。

从道口县的变化中,足以证明易学习的能力和政绩。
而任吕州市长的李达康,在拒绝批建赵瑞金的美食城后,被调到了林城任市委书记,短短几年,把GDP倒数的林城做到了汉东第一,一度超过了吕州。
这一局,算平局其实有点勉强的。
李达康虽然是被赵立春明升暗降到了林城,但赵立春为了自己的政绩,对李达康的资源支持是没有停下的。
从他会亲自送李达康到林城上任,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虽然知道李达康不听话,但有过人之处,所以赵立春还是该用就用,只是把他放到他该去的地方。
所以,政绩资源上,李达康还是优于易学习的。
接下这一局,易学习完胜李达康。
高育良任吕州市委书记时,当时市交通局班子腐败现象严重,他主动提出调任易学习担任交通局局长。
从这高育良对易学习的调任就可以知道,易学习的清廉官声早已在外。
易学习当了交通局局之后,带出了一任清廉的班子,他手底下的人没有一个出过问题。
从金山县的顶雷,道口县成为著名的建筑之乡,交通局带出清廉班子,这些都是易学习工能耐和品行的见证。
再看看李达康手底下的人都是什么结局?
当年的林城投资商为什么大面积跑了?因为林城的一个官员贪污了;
丁义珍为什么跑?还是因为贪污了;
孙连城为什么跑去看星星?……
易学习在区委书记位子上一直上不去,不是他的能力不如李达康,他缺少的只是一个走上台阶的机会。

所幸,赵立春走了,沙瑞金来了。
易学习终于在黑暗中熬出了头,迎来了仕途的开挂。
他再次跟李达康搭班子,成了京州的纪委书记。
此时的易学习和李达康,在新书记沙瑞金眼里,大概也是有亲疏之分的。
风水轮流转!
李达康虽然在反腐风暴中平安落地了,但从他对易学习任京州纪委书记的反感来看,他的思想觉悟比起易学习还是差远了。
李达康虽然亲眼看见了汉东这一场反腐风暴,但他那种“唯GDP论英雄”的思想并没有改变。

易学习喊的那句:

反腐倡廉是人心所向,如果是腐败经济,影响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难道你想让“一一六”事件再来一次?

人民付出的代价已经很沉重了!

这句话,李达康并没有放在心上。至于跑掉的投资商是不是像易学习说的那样是心里鬼,李达康并不在乎。

他并没有意识到,沙瑞金把易学习放在他身边,是对他的监督,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脱了缰的马,虽然跑得快,但终究是没有方向的。

这一点可以说是沙瑞金对李达康的掣肘,也可以说是他用心良苦。

关于李达康和易学习的施政本事,到底强孰弱,大家心里有数。至于李达康们的功过,历史也会有答案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