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秀建 | ​南口114岁侧记——纪念京张铁路通车114周年

 鲁梅鲁冰花 2023-11-03 发布于北京



南口114岁侧记——纪念京张铁路通车114周年

作者 李秀建


1909年10月2日,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设计并建造完成的京张铁路正式通车了。这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完成的第一条国有铁路干线,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发展史的序幕,一个以火车站为标志的新南口,也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京张铁路由北京丰台站始发,途经西直门、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沙城、宣化到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

通车庆典开幕式会场没有选在北京和张家口,而是选在位于铁路中心的南口站举行,这也成为南口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庆典活动以茶话会的形式举办。

为庆祝京张铁路开通而建造的牌楼

开幕式并未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而是在南口举行。一是因为南口位于整个京张铁路的中心,二是因为南口站的周边区域比较宽阔,方便进行大型活动。

南口茶会现场

南口茶会设在一个临时的彩色棚屋里,中外来宾多达万余人。龙旗在会场内外飘扬,现场气氛热烈,那是空前的。

南口茶会彩棚

彩棚有80多个房间,棚的中心是讲台。它不仅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而且展现了接待外国人的国际化视野。

从北京到南口的火车

当天8:30,专列列车从西直门站出发,于9:45到达南口站。机车上悬挂着由松树枝和彩花制成的龙形装饰品。

詹天佑(前排中间)与南口的同事合影

詹天佑是北京张家口铁路建设的总工程师。京张铁路的地形陡峭,工程复杂。他在修建公路时创造了“竖井开挖法”和“人形”线,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震惊中外。

詹天佑出生于广东佛山,于1881年在美国获得土木工程学位。他因对中国铁路项目的贡献而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南口茶会演讲平台

当天的南口茶话会开始于13:00。图中的是演讲平台。下面为大家发一下京张铁路开通之日张家口车站的场面,
同样是人山人海,万众欢腾。

张家口站的盛况
张家口站的盛况

詹天佑,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中国第一批留美海归学子之一。如果没有詹天佑,詹天佑也没有机会修建京张铁路,现在的百年老镇南口,还是一片荒河滩,还是“北京湾”西北处的一片古战场遗址。因为一个人,诞生了一座北京工业重镇,开启了昌平红色起点,是历史选择了詹天佑,詹天佑选择了南口。

詹公英雄,天佑南口。





关沟内的京张铁路桥之一
位于古南口城东侧的京张铁路。

随着京张铁路的建成通车,第一声蒸汽火车的汽笛声唤醒了古道关沟、居庸关、八达岭长城,唤醒了一片荒凉寂寞的土地,诞生了第一批扎着大辫子的中国铁路工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萌芽。
詹公可能自己也没有预料到,随着一座近代工业重镇的诞生,一百多年时间里,在这片曾经群雄逐鹿的边塞重地,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多次冲撞的古战场,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近代史大剧。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繁华与衰败,激情与落魄,峥嵘岁月与艰难抉择,一幕幕紧锣密鼓的上演在这片弹丸之地。南口百年,也正是中国改天换地的一百多年。

《百年南口》
你从关沟走向塞外,
山是你的性格,水是你的风采。
你为京张铁路而生,
铁轨是你的脊梁,车站是你的胸怀。
你从皇朝末日走来,
实业救不了大清,礼帽取代了顶戴。
你从农耕时代走来,
披着历史的长袍,从荒漠跨进现代。
你从烽火硝烟走来,
弹痕是你的勋章,残垣是你的绶带。
你从激情岁月走来,
振兴工业,劈山截水,路通口外。
你为新中国披挂上阵,
实业兴国,汽笛嘹亮,货达四海。

巍巍长城,民族脊梁,亘古不朽,
赫赫兵都,铁甲雄师,名扬海外。
百年南口,红色起点,从头再来。

2023年09月26日
于古战场南口老宅

【精彩留言】
火车司机:南口境内还有多处京张铁路同期的遗址建筑,见证了中国民族铁路的发展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见证,应该很好的挖掘利用。
花甲星:詹天佑祖籍安徽,生于广东南海县。1905年京张铁路开工,詹天佑从广东招募技术工人,和青壮年北上到了南口,并以南口为基地,居住,采石,烧石灰,打铁制造工具。
李华:读美篇,学历史
shiaimin:转发,中国铁路历史不能忘记。
凤仙:极品佳作,詹天佑铁路开创之父,你的丰功伟绩,历史记载,人们铭刻在心里,才华横溢,声情并茂,画面精美,让我们了解历史地理知识,长见识,开阔视野,无与伦比,精彩纷呈,在举国同庆华诞,京张铁路开通114周年,我们永远怀念英雄詹天佑,南口因有你而自豪和骄傲,像詹公英雄致敬,支持美篇传递正能量

远眺:詹天佑是铁路之父,功劳永存!

古镜:南望京城、北倚长城, 重镇南口寄居着几代铁路人的骄傲!

林祥:南口,京张铁路线上一颗明珠。

两棵树:南口给我的印象除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典礼在此举行之外。就是原铁道部在南口有个档案馆,那里的所有资料都按照当时上级要求交给国家档案馆管理。据说拉了一火车送到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了。在2006年原铁道部启动《中国铁路志》的编撰工作时,好多人乘车到南京民国二史馆查找档案资料,还得花五毛钱的费用复印一张。真是把事情弄反了。有时候上级的通知,不见得立杆见影。倒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 

美友198249175:珍贵的老照片,宝贵的史资料,读着潇卜先生的美篇才知道,百年前的南口是如此的繁茂。曾经的南口遇见了詹天佑,愿如今的南口又逢慧眼,在激情澎湃的岁月里,再现百年老镇的风貌。

行云骑士:美文,珍贵的图片记录了京张铁路为国争气的历史


【作者简介】

      李秀建,坦克六师大院子弟,父亲李清山,原装甲六师副师长。1957年3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在原坦克六师24团服役。1981年复员到地方后,坐过机关,上过大学,下过海。业余爱好写作,有诗歌,散文,新闻通讯等在军地报刋发表。退休后,喜欢骑行,书法,读书写作。现定居在北京朝阳区。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军魂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