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子刊:服他汀,易贫血!全球首个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与缺铁性贫血风险升高5倍有关

 新用户97701840 2023-11-05 发布于江苏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现代化进程令人类多出了许多“现代病”,例如糖尿病和三高。这些疾病论危险性并不一眼致命,但却需要长期服药来维稳。
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血脂异常。在我们今天这项研究发生地韩国,他汀类药物占血脂异常治疗用药的90%,而韩国人20岁以上高胆固醇血症的标准化患病率已经达到18%(2018年),比2008年的9.2%几乎翻倍,这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
然而他汀类药物在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积极作用之外,也报告了肝毒性、肌肉症状等不良事件。许多观察性研究还发现,他汀类药物使用与2型糖尿病和帕金森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首尔国立大学科学家使用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局(NHIS)提供的近5万人队列数据,对他汀类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会显著增加缺铁性贫血的风险,风险高达5.04倍。
图片
对14万余人的数据进行筛选以后,研究纳入7847名他汀使用者和39235名非使用者,并针对14种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10)定义的疾病进行了分析,其中2型糖尿病(T2DM)、缺铁性贫血(IDA)和胃溃疡(GU)满足分析条件。
研究者将参与者使用他汀分为三种情况:正在用(处方在3个月内)、近期用(处方不超过12个月)、过去用(处方超过12个月)。
图片
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他汀使用者的T2DM风险存在强时间依赖性,相较非他汀使用者,正在用/近期用/过去用三组调整后的风险比(aHR)分别为7.30、6.08、5.09;对于IDA,aHR则分别为4.84、5.01、5.04;GU的aHR分别为2.39、1.78、2.88。
图片
研究者认为,他汀类药物会影响铁代谢,这可能是它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有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铁调素表达,这是铁分布的关键激素调节剂。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通过降低铁水平来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是首次在真实世界数据中观察到他汀类药物使用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关联。或许,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人应该多留心是否缺铁了。
参考资料:
[1]https://www./doi/full/10.1126/sciadv.adg6194
本文作者丨代丝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