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引号)关于“保护二十四节气”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1-05 发布于山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很多人_______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 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_______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 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_______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_______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   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与魂”。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耳熟能详 遵守   即使   不绝如缕
B. 耳濡目染 遵守   尽管   不绝如缕
C. 耳濡目染 遵循   即使   源远流长
D. 耳熟能详 遵循   尽管   源远流长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黄河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怎么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B. 陶渊明在“复得返自然”的淡泊中,展现出世间另一种美好的人生。
C. 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捡拾一些烂菜叶,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从而让民族自信心 得到壮大和培育。
B.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 壮大和培育。
C.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 培育和壮大。

D.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 得到培育和壮大。



17.D(“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语境指很多人很熟悉二十四节气歌;“遵循”,遵照。着重在“循”,指依照正确的思想、言论去做。“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常用在表述对共同制定的纪律、规章制度、规程、公约等的态度。语境为“基本准则”;“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绝如缕”,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
18.A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根与魂”的引号作用是表特殊含义。A“摇篮”表特殊含义;B“复得返自然”表直接引用;C.“慈祥”表示反语;D“蜡炬”表强调突出。)
19.C(此句有两处错误,成分残缺。“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去掉“通过”;语序不当。“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应改为“培育和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