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孩子的自卑到底从何而来?可能是长期缺爱

 IF枕边育儿 2023-11-05 发布于山东
我的同学雯雯说,自己年少时就非常懂事,听话。表面上她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从来没有什么怨言,但是内心非常自卑。她结婚也是按照父母的意见来选的老公,也是因为细心的老公,把她从自卑的根源中拉了出来,有的时候发生了婆媳矛盾,老公都会和她站在同一战线。
老公的做法让她有了安全感,因为有爱人的保护,她不用像以前一样,生活的小心翼翼。这样让她慢慢摆脱了自卑,过上了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很谨慎,一旦自己说错话,做错了事情,父母就会说不要我了,他们喜欢拿这种观念要挟自己。表面看来,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把一切都安排的非常妥当。从小看到别人的脸色不对,都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但是自己活的非常累。
生了孩子之后,雯雯说自己会好好教育自己家的娃,不会让宝宝和自己一样,在自卑中成长。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宝宝都非常自卑,家长会通过语言,表情,各种不好的态度来责怪孩子,这样给娃带来的伤害往往都很大。
一名上一年级的男孩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他靠在墙根站着。班主任当着所有老师的面数落这个男生,还告诉别的老师,孩子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分开了,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老师还说,一个没有健全的家庭的娃,怎么可能好呢?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在他批评了学生整个过程中,男孩子都站在那里晃来晃去,始终面带着微笑。
我们无法想象,这么小的孩子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微笑着去面对老师当众的羞辱。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老师却以为这么说孩子都是为了他好。后来这名小男生还没有上完初中就和社会上的小混混走到了一起。
青少年心理咨询家指出:父母不动手打孩子,并不等于娃没有忍受家长的暴力攻击。父母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育儿经历,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下面的这些话?
“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快让别人把你领走,你怎么这么烦人?”
“有时间可以多看会儿书,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家庭教育当中,这些话经常会出现。很多孩子表示自己过于自卑的原因,就是因为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述,因此而产生了亲子矛盾和误解。当孩子长期处于语言暴力的环境当中,他们的问题就会增长。
很多语言暴力的产生,往往都是家长或老师随口一句抱怨传出来的,只是这么一说,就有可能给娃造成严重的影响。孩子的内心非常脆弱,他们非常重视父母的态度,也许只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和一个小小的暗示,这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情感暴力》中说:在没有爱的家庭长大,谁都会变得异常自卑。
没有爱的家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缺爱,另一种是间接缺爱。
直接缺爱是经常被打骂,轻视,比如说重男轻女等现象,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反抗,但是内心是自卑的。他们想要变得强大,慢慢的会误入歧途。
间接缺爱是指间接的被虐待,也就是情感上的暴力。父母经常打着为你好的口号,进行隐形的虐待。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个性非常明显,非常拼命的学习,如果没有好的成绩,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因为父母经常会说:“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你不取得好成绩就对得起谁呢?”
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严格管教子女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父母施加给孩子的情感暴力,会让娃活的很拘束,自卑,没有了自我,有的时候被别人欺负了也不敢反抗,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懂事。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几乎所有成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都和原生家庭有关,童年时代的经历,还有被灌输的思想观念,还有内心感受。
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根本不懂事,实际上等到娃长大以后,认识到问题了,改变起来也非常困难,对于未来的工作,生活,婚姻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家长暴力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都表现的很自卑,对未来没有目标,敏感多疑。就像一只躲在枝头的惊弓之鸟,小心翼翼做着别人要求自己的事情。这是你希望看到的孩子吗?
如果不会跟孩子沟通,可以看看《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让育儿专家手把手教你,如何跟孩子说话。
里面不仅还原真实的养育场景,还有情绪分析,话术建议以及总结思考等板块,手把手教家长,如何跟孩子坚定且温柔的沟通,而非“暴力沟通”的话术。
只要你把上面的简单话术背下来,对着孩子说就可以了。如果背不下来,就拿着书,念给孩子听。以前不会说、总说错话的父母,可以直接拿来用了,相信孩子会在你的教育下,越来越自信,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教育孩子事,你会遇到的场景,分成几个大的关键词都讲解的很清楚。还有小的分支,具体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遇到相关问题,打开书一看,就知道怎么跟孩子说了。睡觉前、休息日,随手翻几页,就能逆袭成“会沟通”的父母,养出自信、人格健全的孩子!


枕边育儿寄语:
父母在教育儿女的过程中,应该适度的放手让娃去做事,不要总用软暴力的教育模式。公平尊重的教育方式,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一种“自信而不自负”的性格。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