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不得不读的两句话

 名言鉴赏家 2023-11-05 发布于广东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此名言的字面意思是,真正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会保持沉默,而那些喜欢滔滔不绝、大谈其词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它强调的是真正的智慧是内敛的,无需用言语去炫耀,言多必失,能够静静地去思考和理解事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将领名叫诸葛亮,他深得刘备的信任,为刘备出谋划策,建立蜀汉国家。诸葛亮以他的深思熟虑、机智而让人们称赞他为“睿智的卧龙”。

有一次,刘备听说敌国将要进攻,他紧张的召集所有的谋士进行商议。诸葛亮却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深思着。

看到诸葛亮沉默不语,刘备有些不满,他说:“我们面临紧急情况,你却不出声,是不是没有办法?

”诸葛亮微笑着说:“我已有计划,只需要按照我的方式行事,必定能够打败敌军。”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策略确实极其有效。他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去争辩或者去解释他的计划,但他用自己的行动,用实际的结果来证明了他的智慧。

这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名言的真谛,诸葛亮以他的行动,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能力,而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去炫耀。

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们更愿意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而不是用言语去炫耀。他们的智慧是内敛,是沉淀,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成果。而这也正是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时,需要去理解和去实践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也出自《道德经》。这是一种强调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而非空谈理论的教育方式。

这句话的字面含义是,圣人在行事上主张无为,即不做超出自然规律和人性需要的事情,不强求,顺其自然,而在教化人们时,他们以身作则,用行动来示范教育,而不是空谈。这是一种以无言的方式,去影响和教化他人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圣人名叫孔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孔子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总是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学生,他深信影响和教育学生的最好方式就是以身作则。

一次,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没有给子贡直接的答案,而是告诉他:“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愿意别人对你做的事,你就不应该对别人做。孔子通过自己的行为,教育学生要做到对人有爱心,有同情心,有尊重。

在另一次,孔子的学生曾参问他什么是智。孔子回答说:“智者无惑。”这句话的意思是,智者能明辨是非,对事物有清晰的判断,不会对事物产生困惑。

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孔子的无言教育。他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他的学生,而不是通过空谈理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并不在于我们说了多少,而在于我们做了多少。只有通过行动,我们才能真正的影响和教育他人。这就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真正含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