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学源流:父子有亲,百善孝为先

 国学新知堂 2023-11-05 发布于北京

孟子指出:人有做人的规则,如果只是吃饱、穿暖、住得舒服,而不接受教育,不学习做人的道理,那跟禽兽便没有分别。做人之道,即伦理,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道理。我们生活在人世间,就处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其中最重要的有五种: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儒家称之为“五伦”。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与之发生关系的是父母和兄弟姐妹,由此构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关系。在骨肉亲情之间,有着最亲近的关系、最深刻的情感、最无私的爱。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情感,带给一个人的是生命与生活的最真实、最切近的心灵体验。所以,儒家认为家庭是伦理的基础,血缘亲情培育仁爱之心的起点。
家庭父母子女间血缘亲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紧要,也是处理得最多的人伦关系。古代,人们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称为“天伦”,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由于宗法制、等级制缘故,父子关系又是家庭伦理关系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儒家将父子一伦置于五伦之首。
关于家庭伦理,孔子说:父父子子。意思是父母要有父母的样子,子女要有子女的样子。孟子则将其概括为“父子有亲”,《礼记》进一步解释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母对子女要“慈”,兄姐对弟妹要“良”,弟妹对兄姐要“悌”,子女对父母要“孝”,其核心主旨要求父母子女间要相“爱”。这种打断骨头连着筋至亲之爱,是仁者爱人之心基础与发端。

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既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生养上,也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上。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总是心甘情愿地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子女。但是,儒家认为,只知生养而不知教育,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不仅有义务生养子女,还有责任教导子女自立立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子女们的榜样,对其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
子女对父母要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子女对父母尽孝,是对父母生养教导之恩报答,对父母爱心的表达。对父母尽孝,首先是赡养父母,保证父母衣食无缺,住的安适。其次,不仅满足父母的“口体”之养,更重要是养父母之“志”。尊敬父母,顺从父母,侍奉父母时和颜悦色,使父母心情愉悦。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之乎!” 《礼记》里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更高层次的孝,是能尊亲、显亲。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 一个人,如果能使父母不为自己的德行功业操心,而只是为自己可能染上疾病而忧愁,这可谓是尽孝了。《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子女立身正道,建立功来,荣显父母,是孝的最高境界。

古代的孝道,还特别注重对父母丧礼和祭礼。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儒家认为,身后对父母尽孝,首先是要尽自己所以实行“厚葬”,其次是守丧三年。孔子对于三年之丧的解释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生养子女,最初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了回报父母之恩,应守三年之丧。
总之,父子有亲的实质是父慈子孝,对父母子女双方的伦理规定。儒家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起点,所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说“事亲为大”,仁的实质就是孝顺父母,义的实质就是敬爱兄长,智的实质就是孝悌的道理而执着坚持,礼的实质就是修饰和调节这两者,乐的实质就是从这两者中得到快乐。

您若喜欢,为我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