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叔说字——人与自然篇(金)

 春天来了hovy5i 2023-11-06

图片

    以火炼铜(金属)    

   人与自然篇   



字源演变



图片



说文解字



“金”在古代乃是铜的专名,其后,又成为金属类的统称,最后才作为黄金的专名。

甲骨文的“金”为上下结构:下边是一个“火”字,表示以火嫆炼;上边是一个古文的“今”字,“今”,是"含"的本字,表示包含。金,金文=(2點)+(即"今"的变形,是"含"的本字)+(土),表示包含。有的金文写成混合结构,形象地表明颗粒形状的贵重矿物包含在泥沙中。有的金文将表示矿物颗粒的两点写成四点。篆文、隶书基本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将早期隶书的“今”省去一横,导致字形费解。寓意矿石中含铜,并表示含有精华之义。金文的“金”字有两款:一款仍承续甲骨文,下部从火;另一款的下部则将“火”讹变为“土”,表示“金”乃从土(意谓矿石)中冶炼而出,旁边的两个小点表示铜锭。小篆缘此成为“从今从土从两点”的会意字,楷书照猫画虎写作“金”。

“金”字的构形含义,源自上古时代以火炼铜,因而,“金”字的本义为“铜”。如青铜铭文中的“吉金、赤金、美金”等,其中的“金”均指铜。《国语·楚语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文句中的“金”即铸造兵器的“青铜”。铜在青铜时代乃是使用量最多、用途最为广泛的金属。因而“金”又用来泛指金属。如“恶金”一词便指铁,“锡金”一词则指锡。《史记·平淮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文句中的“金”,已是一个类属概念。

不论是铜,还是黄金,古代社会都曾经用作货币。所以,“金”又用来代指货币,如“现金、基金、奖金”等。黄金乃金属中最为贵重之物,当“金”字被黄金所占有后,人们只好另造“铜”来意谓与原本意义上的“金”相同之物,“金”,则成为造字构件中的一个常用“类符”。



古今炼金



《天工开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余丈.'《清一统志》:(临沂宝山)'上有洞穴数区,产金银矿石,元时开矿处也.'《龙泉县志》:(银金矿)'脉浅,无穿岩破洞之险.'这些记载都说明,开采脉金矿需要凿岩辟石,穴山破洞,进行地下工程是肯定无疑的.我国有一些地名也反映了金矿的开采方式,可见,古人已根据不同的粒级、不同质量的矿砂分别选用棱槽淘船和平底淘船,表明明代的重砂淘洗选矿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重砂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找矿方法。远在公元前2000年就用以淘取砂金。因为它方法简便,经济而有效,因此迄今仍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方法。

不但可应用它寻找矿石、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砂矿和原生矿(如自然金、自然铂、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辰砂、矿铁矿、金红石、铬铁矿、钽铁矿、铌铁矿、绿柱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及金刚石、刚玉、黄玉、磷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而且在原生矿床附近,还可用以寻找方铅矿、黄铜矿、辉钼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矿床。

可通过对人工重砂矿物的研究划分地层,对比岩体,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元素赋存状态,了解区域成矿特点,进行矿产预测。在矿产普查、矿床勘探和矿床研究中都要应用,并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利用的是金子和其他矿物质之间密度的差别来淘取金子,实际上还会大量的使用水银也是因为两者之间密度存在差异。

在水里,金子会沉下去,而其他的矿物质轻微用力很容易被冲洗走,在水银中,金子会沉下去,而其他矿物质大都会浮起来,从而达到分离金子的目的。

实际,金子在一些金矿(非金砂)中的提取是利用熔点的概念来提取的,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是用水洗法得到的!

古人除了淘金沙,就是以燔火爆石的办法采炼黄金。用燃烧的木头烧矿石,再泼以冷水,矿石热胀冷缩爆裂破碎。采金者再将其研磨成粉,以水用碗筛淘。这种淘金方法是古代人采金的主要方法,今天早已绝迹。

20世纪初,曾有人在山上发现一些古老矿洞,发现洞中岩石上仍残留有灼烧的痕迹,洞底残存木炭、木锤、铁凿和泥碗、陶碗等遗物。继火烧水泼炼金术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土法炼金。人在井下开采出金矿石以后,把矿石放进筐里,像打水一样用辘轳把筐提出来。然后再用锤子把矿石砸成小块,放在石磨上磨,磨成玉米面那样粗细的粉,再用水进行拉溜,让金砂沉到水底,再用火烧进行炼金。

现代黄金生产过程全部采用机械化、电脑控制,自动化生产。根据地质队用钻打出的矿石岩芯,化验出黄金在底下哪一层、多少米,然后开采。现在开采用的是提升井架,把地下几百米深的矿石提出来。然后用矿车将矿石送到选矿车间,用破碎机进行一级一级的破碎。破成小石子的矿石再经过皮带走廊送到圆锥磨和球磨机,磨到玉米面那样的粗细,进入搅拌槽,加入黄药和浮选油到浮选机进行浮选。这种方法和过去依靠黄金的比重的土法炼金不同,黄药、浮选油和黄金发生反应,形成气泡,含金的金属附着在气泡上面,将气泡刮出来进行干燥,就形成金精矿。金精矿的品位比较高,一吨含三四十克黄金。然后把金精矿送到球磨机再磨,通过进出槽进行最后的冶炼,分别提取金、银、铜各种金属。这一方法在一些黄金矿山得到推广应用,效果较好。

在黄金生产中,多金属矿石伴生金的回收占有相当的地位。金和铜、铅等有色金属一道被选入精矿中,在铜、铅冶炼中,金、银得到回收。为增产黄金,全国一些有色冶炼厂先后建起贵金属综合回收车间,伴生金的产量,占全国伴生金总产量的90%以上,是我国黄金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企业伴生金的回收系基于在铜铅冶炼过程中,金银富集在粗铜和粗铅内,电解精炼粗铜和粗铅时,金银沉积于电解阳极泥中,因此,从泥中提取金银是回收伴生金银的主要途径。

根据矿石种类不同,有不同方法:

1、原矿焙烧

该类矿石多为贫硫或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且含有大量的泥质矿物,致使金的浮选回收率低,精矿品位也难以提高;而采用全泥氰化工艺,由于有机碳及其他有害元素的存在,金的浸出率也很低,无法实现就地产金。

2、金精矿焙烧

绝大部分难处理矿石中的金与硫化物共生关系密切,采用浮选法可使载金硫化物得到充分有效的富集,产出金精矿,并能获得较高的浮选回收率。

由于浮选金精矿组成复杂,且有益、有害元素含量均较高,直接进行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较低。

因此,对该类型难浸金精矿进行焙烧氧化预处理,是提高金浸出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3、热压氧化工艺

热压氧化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使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氧化分解,因此无论金颗粒多么细小都会被解离,使得金的浸出率较高。

许多难处理金精矿经过加压氧化后,金的浸出率可高达96 %以上。

但是,该工艺很难消除有机碳的“劫金”作用,因此对于含有机碳较高的金精矿,该工艺的应用受到限制。



古文释义



《唐韵》:居音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吟切,𠀤音今。《易·系辞注》:天地之数,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书·洪范》:五行,四曰金,金曰从革。传:金可以攺更。疏:可销铸以为器也。又:从革作辛。传:金之气味。疏: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气味。

又金有五色。《说文》:五色金,黄为之,长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於土。《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传:金银铜也。《前汉·食货志》: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注: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师古曰:金者五色,黄金、白银、赤铜、靑铅、黑铁。

又《公羊传·隐五年》:百金之鱼。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庄子《逍遥游》:不过数金。注:百金,金方寸,重一斤为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记·平准书》:黄金一斤。注:索隐曰:如淳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非也。

又臣瓒云: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是其义也。董彦远曰:汉一斤金四两,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两为一斤。兵法:兴师一万,日费千金。燕昭王以千金养士,皆此数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铢为一金也。

又乐有八音,一曰金。《左传·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击钟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鎛也。《周礼·春官·锺师》:掌金奏。

又兵也。《礼·中庸》:衽金革。朱注:金戈兵之属。

又《韵会》:军行钲铎曰金。《释名》:金鼓。金,禁也,为进退之禁也。《前汉·李陵传》:闻金声而止。注:金,钲也。一名镯。

又黄色也。《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注: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宫中行乐词》:柳色黄金嫩。

又坚也。《前汉·司马相如传》:上金堤。注:金堤,言水之堤塘,坚如金也。贾谊《过秦论》:金城千里。

又官名。《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传》:行司金中郞将。《唐书·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辽史·国语解》:隂山采金置冶采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纪》:置淮南淘金司。

又《前汉·百官公卿表》:更名执金吾。注: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执焉。

又《论语·摘辅象》:风后受金法。注:金法,言能决理是非也。

又地名。《五音集韵》:金州,周为附庸国,魏於安康县置东梁州,後周攺为金州。

又《前汉·地理志》:金城郡。注:昭帝始元六年置。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瓒曰:称金,取其坚也。《方舆胜览》: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名。

又山名。《广舆记》:在镇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头陀於此开山得金,故名。

又《述异记》:黄金山,生交让树。又:南金山有师子兽。

又台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谓黄金台。

又花名。《五代史·附录》:汤城淀池多异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又树名。《洞冥记》:影蛾池北有生金树。破之皮闲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树。

又草名。《周礼·春官·郁人注》:郁金香草,宜以和鬯。

又《拾遗记》:祖梁国献蔓金苔。《正字通》:百两金,药名。

又《唐本草》:牡丹,亦名百两金。

又古天子号。《帝王世纪》:少昊氏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

又国号。《金史·太祖纪》:国有金水,源产金,故号大金。

又姓。《五音集韵》: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又汉复姓。金留氏,出《姓苑》。

又书名。《前汉·萧望之传》:金布令甲。注: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书·艺文志》:海蟾子元英还金篇一卷。《宋史·艺文志》:丛金诀一卷。

又神名。《前汉·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注:金形似马,碧形似鸡。

又阙门名。《前汉·公孙弘传》:待诏金马门。注:武帝时更名鲁班门为金马门。

又金精,珠名。见《博雅释珠》。

又锺名。《拾遗记》:帝颛顼有浮金之锺。

又星名。《酉阳杂俎》:北斗第三星曰视金。《淸异录》:高丽谓星曰屑金。

又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经。

又石名。《淮南子·地形训》:黄澒五百岁生黄金。注:澒,水银也。黄金,石名。

又去声。《字汇补》: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闭舌。

又《韵补》: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刚柔相伤,火烂销金。




!!

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 

动态图片 - 暴风雪 - caijisong1948aa 的博客

春天来了祝福您幸福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