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荀鹤《宿村舍》:夜听秋声

 墙头草说 2023-11-06 发布于山东
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世间万物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声音,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讳罢了。唐代诗人杜荀鹤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在无眠的秋夜里,他夜听秋声,写下了《宿村舍》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野人于我有何情,半掩柴门向月明。
深夜欲眠眠未著,一丛寒木一猿声。

“野人于我有何情,半掩柴门向月明”,村民与我有什么交情呢?我在半开半闭的柴门前仰望明月。诗人是一个旅人,在某个秋日,他路过某个村庄,虽然与村民们素昧平生,却得到了他们热情的招待,从这份热情中,他感受到了淳朴的古风,更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情。诗人夜宿村舍,在明月中天之时,仍然在柴门前徘徊,此乡虽好,但不是归宿,思绪在月光下飘荡。

“深夜欲眠眠未著,一丛寒木一猿声”,夜深之后想入睡却无法入睡;月光下只有一丛丛的秋木伴着一声声的猿鸣声。夜渐渐深了,整个村落早已进入了梦乡,诗人多么想和这静谧的村落同眠,然而,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入睡。他只好独自徘徊在月夜下,望着一丛丛秋日的萧瑟树木,听着一声声林木间凄清的猿鸣,被秋天的这种独有的萧瑟肃杀所感染,感到万千悲愁。

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投宿在一个古风犹存,淳朴热情的村落,从而感受到了人间温暖;诗人又是不幸的,因为他奔波在一条曲折坎坷,渺无归宿的人生道路上,因而中夜不眠,愁绪满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