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后胃肿瘤的发病与治疗,与胃癌的一般规律

 信步于有涯之生 2023-11-07 发布于广西

苗后有的朋友,开始出现这样的症状,一般的求医问药,如何治,也没有食欲,就和当年的倪海厦先生一样。今天谈谈这个问题。

毛主席说,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民兵武器要修理好,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怎样对付,要有些办法。

这话说的多么好呀,现在的各种病,我们人民中医怎样对付,要有办法,这就要求我们人民中医,苦修、深耕《黄帝内经》理论,然后掌握治病本领,等靠要的思想不可有。

图片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以前讲恶性肿瘤病因的文章里,我们说过了:恶性肿瘤是因为外界的毒素,侵入人体积累起来,当达到足够的量,人体又没有发生另外的致命病,之后形成的占位性疾病,表现为肿、硬块儿、或者,是有硬壳的溃疡空洞等,不同于人体的异物。

毒素从何而来呢,前面的《新编肿瘤学》的总论部分,我已经谈过了,毒素一定来源于生活与工作的接触,而胃癌的毒素来源,有其独特的特点,今天谈一下--

比如--日本人得胃癌的比例非常高,日本人食用稻米,用滑石粉处理,而滑石粉中含有石棉纤维。

有的国家,喜欢食用熏制的鱼肉,所以胃癌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和亚硝基胍类化合物喂动物,可以诱发胃部肿瘤。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时,胃粘膜上皮,可发生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的机率就大增了。

从这几点,我们可以得到提示,胃肿瘤的发生,与外界毒素侵入,以及自己胃粘膜的改变是有关系的。

还有,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因为联合用药中,使用奥美拉唑等药物,也使癌症易发。

先说说西式理论,这种病理变化中西通用,胃癌也称原发性胃癌,确实是临床上原发性胃癌,是有别于转移来的胃部癌变的,男性发病率,远多于女性发病率。

一般认为,与胃部的良性瘤、多发性息肉、胃游离盐酸缺乏症、胃酸缺乏、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患有关。

约半数以上,好发部位是在幽门区,包括幽门窦。胃小弯、胃贲门、胃大弯及胃体前后壁,总之,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病情严重的会广泛浸润,病友自己都分不清,胃的哪个部位难受,因为整个胃体都不敢濡动、胃体如同一个水泥浇铸件。

从形态上讲,有息肉样型,有溃疡型,有浸润型三种。

息肉样型多为单纯性的腺癌,凸入胃腔、坏死、溃疡、糜烂、易出血,发生在靠近幽门或贲门,则容易发生梗阻现象。

溃疡型多属髓样癌或局限性硬癌,早期发现溃疡,易误诊为胃溃疡,如果诊断时,知道患者曾经有过有毒环境工作经历,一定要有肿瘤病的危机意识,及早使用保心排毒的治法,并且疗程要足够长些。

浸润型也是较为多见的症型,有的较浅表、较局限,有的严重则弥漫较大范围、并且往往令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容易发生胃外转移病例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梗阻症状,多在贲门、幽门处。出血、疼痛多见于息肉型和溃疡型。

更早出现的一些症状,上腹部膨胀隐痛,食量变小,多食则不能承受,痛在进食后加重。

陡然的、无原因的食欲不振,厌肉食,无原因的消瘦、疲倦、轻度的恶心、幽门梗阻频繁呕吐,夹杂宿食残渣、或血丝样胃内容物,或吞咽困难、食管返流、黑便等。

据说倪海厦中医就是这样,很快时间里就不想吃东西了,怎么治也不见效,就是不吃东西。

X线检查很有意义,见钡影残缺,癌性佛龛影、狭窄、梗阻。

我已经写过了一些文章,算是《新编肿瘤学》的总论篇,虽然也写了血癌、淋巴癌、肺癌,但其实都是为了概论而写的,而且那几篇小文,虽然是具体内臓,但也是概论性质的描述,谈了癌症的一般发生变化规律。

今天的小文--胃癌,可以算是我第一次写具体内臓的癌瘤疾病。所以,我会录入一些近、当代的其他中医的治法。如下--

近代、当代中医对于本病,认知不一,一般认为,本病属噎膈、反胃、胃脘痛、癥瘕、积聚范畴,其与生活环境、饮食因素、胃的慢性病变刺激等有关,因痰浊、邪毒、瘀血结聚胃脘,日久恶变而成。以进行性的胃脘痛、食少、消瘦、便血等常见症状发生于胃脘的癌病类疾病。

治疗则多重化痰、泄浊、祛毒、化瘀立法。 

有的从淤治、认为瘀血蕴裹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积乃成矣。治法则是解散凝聚、必理血分,兼通络淤。

有的更甚,居然从热治,还引经据典--诸呕吐逆,皆属于热,治法则是以苦降辛通,宣行雍滞。

也有的主张攻补兼施,认为邪深积痼,治法是令脾胃气旺,搜逐之中酌补元气。

也有的综合上述的观点,认为治法应该,扶胃消癥养胃,散结化瘀云云。方子越来越大,可效果不行。

少少点评一下,从上文可知,很多同行其实可能读过《黄帝内经》,特别是《黄帝内经-百病始生第六十六》,上面有的说法就是原文。

不过,瘀血是病理产物,不是病因,不理解为什么,把因果颠倒,而置岐伯开口就先说的--“积之始生,得寒乃生”这句话而不顾?遂令数百年来、有钱无药、有药无医而枉死之人,不知凡几.....

瘀血立病之论,近百多年来,大行其道,天下医者,始多不知寒热阴阳者,天下苦活血化瘀之论者久矣!呜呼哀哉,始作蛹者其无后乎!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发言不得要领的,真不在少数,吾辈亦当警惕之---

我多次讲过,《黄帝内经》对于肿瘤疾病的,研究与认识的巨高的境界,今天敬录大段经文如下,然后结合胃部肿瘤开讲

《黄帝内经-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岐伯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以上是经文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䐜胀、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以上是经文。

结合胃肿瘤,简略解释一下,”虚邪之中人“的一种,有春伤于风。风自皮肤入,所以说始于皮肤。经过皮肤、毛发,到络脉,到经脉、输穴、四支、腰脊,再到伏冲之脉,这里仍然留而不去,就传到肠胃了。

特别强调一下,外邪到了哪一层,之所以留连不去,除了临床治疗的失误,还有来源于其它路线的阻力伤害,比如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讲的:故犯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臓。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臓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经文毕。

这里的入五臓则,䐜满闭塞,如果下,可为飧泄,联系上面经文,如果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则不能下,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这里与上面那段经文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都有外毒素侵入人体,积累起来的意义。并且经文从多个路线上讲了这个问题.

上面经文还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其中的肠外应该是肠胃外,也就是说,胃部肿瘤不是发生在胃腔内,而是发生在胃腔内、胃腔外、甚至全部胃的肌层之中。如果胃发生胃溃疡,那么可能是两个病会师了--同流合污了。

如果胃粘膜萎缩,那么,胃的肌层的肿瘤,也就凸显出来了,也是一种同流合污。

文中的'抟'字,用得太传神了。所以,我在以前的<新编肿瘤学>中讲过,不要让毒素与慢性疾病同流合污,是不是有些真的临床价值呢?

如上算是我大略讲完了,胃部肿瘤的前因后果。下面谈一下治疗。

上面说了,有的人居然从热论治,还引经据典说'热者寒之',

《黄帝内经》里说的,'诸呕吐逆皆属于热',是指中暑热之类,并且都是指急性发作的中虚邪,是新发病。

本病从上面经文可知,启动病因只能是风寒虚邪,继发病因也是寒证,寒证用药还是寒性药,治疗方向几乎达到360度的错误。

难怪有的病友,没就医时,多少年摇摇晃晃也过来了,真的去就医了,个数月就去了,心里就没个数吗?别的医法在这里不评论了,下面说说正确的、经典的治法。

就胃癌的治疗原则,经文中说--黄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下面说一病例---有一胃部肿瘤病友,在到我处时,已经不能吃下一个水饺了,肺脉已经摸不到了,我给开出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的方子,只两周不到,就能吃一碗水饺了,胃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了,能够感觉到哪里濡动,哪里有疼觉了,更衣能痛快解出黑便,病友一家非常满意。

还有一例,打了苗的加强针,而很快就不吃饭了。和倪海厦一样,怎么也不吃饭。家人恐惧,求治到我的面前,以苗后病治之,很快就缓解症状,现仍服药,家人都很高兴。

其实治病也和办事一样,难的不会,会的不难。只要我们能认识病,就能会治这个病,取得可观的疗效,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有的病友千万不要看到我的治疗,能快速有效,就以为这病本就这么简单,如果这个病,真让不会治的人来治,不出几天也就真的彻底不用再寻医问药了。着实可感一叹---能治病,不能治命啊。这种病,不给你试错的机会,一个错就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守护你的健康是我生命中永远不变的主旋律。

图片

兄弟不才,生在耕读之家,虽不富裕,但我的父亲、母亲喜好藏书,早年诊务不忙,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把《黄帝内经》多读了几遍,于是有了上面这些道理---验之于临床实践,颇多收获,凡二十年,想要打出心医学理论的旗帜,让我与大家共同见证心为生之本具体到临床上的威力!心医学理论的回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