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筑基│谈谈套方的使用(上)

 允峯 2024-03-07 发布于北京
作者:张少林
在临床当中,套方是经常使用的,特别是在临床的初期阶段,套方使用更多。这个阶段上,就像是在摹学,因此,尽量找到病人的症状与方剂的对治说明相吻合的方剂,只要找对了,方剂的说明,也就是“方说”于临床面对的病人的刻下表现相一致了,这就可以下这个方剂了。也不用加减,效果往往是令人满意的。
《小品方》里有:“但问人男女长少依据方说,方说有半与病相会便可服也。宜有増损,一依药性也。
孙思邈在《千金方》里也有:“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非其主对者,慎勿服也。
这些都是谈论用方的,这里涉及套方的意义就比较多的。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方说”有半与病相会,二是,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这就是,既要症状吻合,还要药物主治也要吻合。可以概括为“证合”“药合”两点。
我们拿一个临床实际病案来说一下。

胡某某,女,32岁
主诉:脸上不停的长疙瘩,例假不正常。
刻诊:患者口唇四周,面四旁,生有大小不等的许多浅红色的疙瘩,大的如绿豆,小的如小米粒。大疙瘩有头,白脓点。患者自诉,来例假就小肚子痛,量少,有血块,颜色深。腰痛较重,坠坠着痛。手脚冬天特凉,有时候是一只脚凉一只脚热。偶尔心跳快,心慌,心悸。睡眠可以。纳可(应该是能吃,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嘴里仍然不住的吃什么东西)。大便两三天一次,便秘。小便清白,量次正常。不口渴,很少喝水。整个人看上去,胖圆型的,声粗个不高。
舌脉:舌胖大,色淡,看去不干净的样子,齿痕明显。左脉沉细弱,右寸弦,关尺沉细。

针对这样的患者,使用套方对治,一个是当归四逆汤,一个是肾着汤,一个是苓桂术甘汤。还可以加一个药症对治其生疙瘩的问题。
说起来,这就是有点懒办法的意思。当归四逆汤对治痛经,肾着汤对治腰痛,苓桂术甘汤解决水饮,多了一个疙瘩问题,加一个药症,比如说土茯苓,也就对付过去了。于是就顺手写方下药了。
当归30g 细辛30桂枝30g 川木通20g
赤芍30茯苓40白术30炙甘草20g
干姜 40g 土茯苓30大枣12枚
3剂,水煎服。
可能是患者的病不是多么重,要不就是患者年轻,看上去属于比较壮实的那一路人。所以,吃了三剂,就有不错的效果了。
患者脸上的疙瘩明显的少了,有的也是瘢痕的样子了。四天后患者又来了。患者高声大气说,不想再吃药了,药不好喝。我知道患者是说不找头的话。
一则,如果真不吃药了,就不来找我了。给他下的药剂中有十二个大枣,这个药是不会多么难吃的。
于是告诉患者:不吃药,就继续犯,自己看着办。果然又乖乖的拿三付走了。
对不是多么复杂的病来说,有时候使用简单的套方懒办法,也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当然,针对这个患者,不单纯是使用套方办法,而且还使用了合方的办法。
这在某些高手的眼中,可能是不屑一顾的。在不是药味很多的情况下,合方使用也是比较稳妥的。在诊疗修为的道路上,逐步的进阶,也是一个办法嘛。
套方的前提是辨证论治的。这个是要强调的。
当归四逆汤的使用,是要有一个三阴,偏重少阴表证的存在,同时也具有寒热错杂,五证来说主要是凉滞证为主;
肾着汤的使用,要有虚寒水饮夹杂湿邪的时候是比较合适的;
苓桂术甘汤是一张对治水饮的广谱性方剂,比较宽泛一点,但是,水饮的存在也是必备的条件。
我们如果分析上边的患者的话,这些也是必须在心中过堂的。
表面是简单的套方,要想套方有效,基础功夫是不能少的。
路是有的,就在自己的脚下,就看自己怎么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