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人类最后的一点温暖

 抽板烟的鱼 2023-11-08 发布于陕西

文学作品的特质是什么?

简单来说,文学是和科学著作相对而言的。科学著作是为了探寻一般的、客观的规律。特别是自然科学著作,更是明显的探寻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普遍的,在地球上成立的规律,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是成立的。所以自然规律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文学,按照高尔基的说法,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反映。请注意,是“反映”,也就是外部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再呈现。这种“再呈现”严格来说,并不是外部世界本身,而是经过了人的加工和改造的,所以具有主观色彩。同样是红叶,杜甫说“玉露凋伤风树林”,给人的感觉是肃杀清冷的,因为他此时流落夔州,无依无靠,心境悲凉。毛泽东写红叶,则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给人一种红叶如火,朝气蓬勃的印象,因为毛泽东的心态是积极昂扬的。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虽然他认为境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但是,严格来说,所有的文学之境都是“有我之境”,都是富有主观色彩的。

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发现了。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陈子禽说,子贡你是很谦恭的,孔子难道比你贤德吗?子贡说,一个人说一句话别人就可以看出他的水平高低来,说话还是要谨慎些呀!言外之意是,你说这个话的时候可有点不聪明!子贡的回答可以说包含着最早的诠释学理论,一个人的语言传递出的信息是多方面的,除了它的基本意义,还有许多附加的成分,这些附加的成分中透露出丰富的意味,甚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微妙的态度、语义之外的东西。文学作品就是这种主观意识的“大观园”。而在自然科学中,这种主观意识则是大忌,因为,一个人再高明,也不能主观“认为”某种规律存在。

所以,自然科学或者说自然规律是排斥主观性的。这种对主观性的排斥也被称之为“理性”。这里“理”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显然,这种理性发展到极致,就是把人从认识中剥离出去,形成一种纯粹由“规律”主宰的世界,这种世界中,人处于附庸的地位。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人到底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想来想去,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的世界和人的命运不应该是由人来主宰吗?当冷冰冰的机器和毫无一丝热气的代码主宰了世界,操纵了人类的时候,人就真正的被囚禁在自己编织的笼子中。马克思曾经早就指出人的“异化”,直到今天,“理性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我们发现,人不仅面临着物质世界的威逼和压迫,还面临着自己思维和思想的威逼和压迫。人不仅面临着成为物质的奴隶的危险,而且还面临着成为理性的奴隶的危险。后者比前者更为隐蔽,更具有欺骗性。

说到底,人类发展到今天,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万物灵长;不断摆脱物质束缚,寻求灵魂自由。然而,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人类赖以前进的工具——理性——竟然渐渐强大到能够控制人类自身,人类在理性主义面前长跪不起,这是多么毛骨悚然的事情!

到哪里去寻找温暖?有什么可以抚慰人类疲惫不堪的灵魂?只有文学。

在这里,人们才生活在一个有自我的世界中,它张扬个性而不是泯灭个性,它变幻多姿而不是千篇一律。它把人们的联想想象、知觉幻觉、喜怒哀乐悉数描绘,把过去、现在、未来随意穿插,它蔑视一切对人性的束缚,向往着纯粹澄澈的自由。

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这个时代极度深寒,温暖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点亮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