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科研为成果培育提供“土壤”

 渐华 2023-11-08 发布于山东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山东省淄博市有6项成果获奖,这是淄博继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5项后的新突破。如何实现教学成果的持续培育?近年来,淄博市在坚持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这一理念下,形成了“一核 三类 四步”的教学成果培育的“淄博路径”。

    一核:理解教学成果内涵,落实成果培育核心组织。教学成果既不同于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又不同于科研论文和课题研究,它是教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结合,直接指向教学实践,呈现样态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在对教学成果内涵逐步厘清的过程中,淄博市将成果培育的任务和职能落实到基础教育研究院教科所,实现了成果培育的组织化,发挥了有组织教科研体系下的合理布局、统一节奏、共享共建和人才保障的功能。

    同时,在成果培育中,淄博市注重协同攻关体系的构建,与山东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高校专家在成果培育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为全市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培育提供智力支持。

    三类:分层分类清单管理,实现成果培育持续滚动。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教科所将成果培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年度申报的方式按照重大培育成果、重点培育成果、前瞻培育成果三类对培育成果实行分层分类清单管理,实现成果培育指导的精准化。

    重大培育成果和重点培育成果主要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区域内的重大教改实验、获批的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部分成果较为丰富、本土特色较为明显、等级评定较高的省级科研课题,需要经过4年以上的实践检验,主要采取包括科研、教研、师训等多部门协同培育的方式,指向的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中普适性新问题和重要问题的解决。

    前瞻培育成果主要来源于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体现本土化实践问题解决、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支撑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立项项目、市级教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市重点课题等,需要经过2—4年的实践检验,主要采取的是市级科研部门和区县科研部门为主体培育的方式,指向的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一般性问题的解决。三类清单项目管理,目标明确、互通有无,实现了成果培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步:梳理成果生成过程,做好成果培育基本环节。教学成果的培育是一个持之以恒、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淄博市在成果培育的过程中提炼生成“聚焦问题,前置指导;抓实课题,成果导向;成果评选,激励创新;成果推广,优化升级”的四环节成果培育路径。

    聚焦问题,前置指导。聚焦问题是教学成果培育的起点。通过问题调研、选题征集等手段及时梳理和发现一线教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征集的问题经过筛选连同市级重点攻关的问题,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选题列入《课题申报指南》,供全市教师选题时参考,做到成果培育的前置指导。

    抓实课题,成果导向。课题研究是成果培育的蓄水池。课题管理的精细化和过程指导的精准化是提高成果培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淄博市通过“评审严组织,开题求实效,中期严督导,结题高标准”的课题研究精细精准过程管理方式,提升课题研究的学术规范和研究成果的表达层次,打通课题到成果的通道。

    成果评选,激励创新。成果评审是教学成果培育的加油站,也是促使教学成果物化表达的练兵场。淄博市在2012年出台了《淄博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从2013年起连续组织了八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尤其是自2014年后,评选活动基本遵循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要求,为不同成果类别的进一步提炼和物化表达提供了平台。

    成果推广,优化升级。成果推广是教学成果培育的孵化器。淄博市历来重视优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自开展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以来,便以“共享优秀科研成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为主题,精选每届优秀获奖成果通过组织报告会、学科教研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推广扩大成果辐射范围。2020年,淄博市被确立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同年出台《淄博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指导意见》,确定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基本过程和步骤,主动为优秀教学成果搭建推广渠道和平台。同时,借助示范区建设契机,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持有方建立成果推广共同体,实现了从模仿、学习到迁移、创新的转变,形成了在成果转化应用中实现优秀教学成果培育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