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在这里,新未来!

 skysun000001 2023-11-09 发布于北京

生物医学成像技术

作为一种新型超级研究工具

它从微观、介观、宏观

多个层次全景式揭示生命的奥秘

金秋时节,在风景如画的北京怀柔

11月3日下午

第三届“怀柔论坛”开幕式举行

围绕“生物医学成像:

未来技术与未来科学家”主题

国内外科学家们共同探讨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革新

一起看看

 ↓点击视频,进入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协办,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未来技术学院承办。本次论坛为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系列内容之一。

图片

图片

△第三届“怀柔论坛”开幕式现场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教授,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中共北京市委怀柔科学城工作委员会委员、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兰雄景,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郭鲁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孙瑞娟,北京市科委二级巡视员刘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朱冰等领导嘉宾;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马克思·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医学研究所所长、德国科学院院士Stefan W. Hell教授,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教授、Euro-Bioimaging总协调人、德国科学院院士Jan Ellenberg,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Yale E. Goldman,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Lihong V. Wang,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钧瑛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何明科、蔡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张育薪先生等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外优秀科学家、青年科研工作者等230余人参加大会。

图片

△程和平主持论坛开幕式

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主持论坛开幕式。


张 锦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片
北京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

图片

△张锦致辞



张锦代表北京大学向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的精度、广度、深度和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愈发成为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北京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以成像设施为核心举办“怀柔论坛”,张锦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深入交流,进一步推动成像技术与基础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准医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并加强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贯通对接,共同策源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重大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




郭鲁钢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图片
北京市科协作为推动首都科技事业发展和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积极服务百年科学城建设。

图片

△郭鲁钢致辞



郭鲁钢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市科协作为推动首都科技事业发展和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积极服务百年科学城建设。“怀柔论坛”依托大科学设施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国际尖端科技人才,为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范式变革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已经成为市科协首都海智“创新链接”品牌活动之一。他表示,市科协将与北京大学在内的高校院所以及全国生物医学成像科技创新联盟一道,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强科技人才的培育、引进和激励,为怀柔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赋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兰雄景

中共北京市委怀柔科学城工作委员会委员、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图片
怀柔区集中布局了40余个科学设施,是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最完善的地区。

图片

△兰雄景致辞



兰雄景指出,成立生物医学成像科技创新联盟、举办“怀柔论坛”,是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化校地合作、推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创新实践。怀柔区集中布局了40余个科学设施,是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最完善的地区。怀柔区培育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与基础研究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生命科学。他邀请科学家、企业家和科研团队走进怀柔区,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发展,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侯岩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
图片
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图片

△侯岩致辞



侯岩指出,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医学装备面临新的机遇、承担新的使命,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她期待发挥国家重大科技设施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医学装备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成就新优势,率先引领突破。她表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将协同各方、广泛合作,推动激发创新活力,助力不断取得原创性引领性突破,让中国医学装备在创新发展制高点上更主动、更有作为。




孙瑞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
图片
通过人才、探索、平台等项目布局,推动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基础研究资助格局不断完善。

图片

△孙瑞娟致辞


孙瑞娟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密围绕“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坚定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推动科研范式变革,激励原始创新,通过人才、探索、平台等项目布局,推动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基础研究资助格局不断完善。她介绍,基金委医学部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人才科研评价体系,坚持卓越价值导向,进一步加大医学科学基金资助力度,助力医学科研人才成长,为医学科学加速发展贡献力量。她希望尽早发挥成像设施科研支撑能力,并通过“怀柔论坛”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交叉融合,进一步推动原始创新。




朱 冰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图片
怀柔论坛是展示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前沿成果、探索未知领域的学术平台。

图片

△朱冰致辞



朱冰在致辞中介绍,生物物理所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也深耕不息,希望充分利用成像设施,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他指出,论坛是展示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前沿成果、探索未知领域的学术平台,汇聚了本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并且有众多杰出青年学者,充满活力。他表示,三届论坛的主题从“生命健康与生物医学成像”到“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再到“生物医学成像:未来技术与未来科学家”,从基础前沿到产业发展、从前沿科技到未来技术,主题广度、深度不断延伸,影响力逐年增强,希望大家共同该努力将论坛打造成品牌论坛。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部分外国专家学者作报告

在接下来的论坛议程中,Stefan W. Hell谢晓亮、Jan EllenbergLihong V. Wang、Yale E. Goldman、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教授等5位专家作特邀报告。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Xiaoyuan Chen、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Jonathan Lederer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Jin Wang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heng Xu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生物学研究所所长Rong Li教授、厦门大学方宁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Yingxiao Wang教授、东南大学-艾伦脑科学研究所联合研究中心彭汉川教授、北京大学齐志教授等九位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还有16位国内外杰出科学家以及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围绕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发展开展深入学术交流与讨论,报告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和陈知行教授分别主持两场圆桌会议,让不同专业领域的科学家进行高端对话,分享心得体会,碰撞智慧火花,开展头脑风暴,促进深入交流合作。

图片

图片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听取了已入驻仪器设备以及部分典型亮点设备的情况介绍、参观了成像设施展厅,亲身感受成像设施建设与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链接:关于“怀柔论坛”

为充分发挥成像设施作为国家设施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助推生物医学成像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促进我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的自主创新,北京大学创办了“怀柔论坛”,集各领域生物医学研究者智慧,利用多模态跨尺度先进系统成像能力推动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以及技术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2021年10月9-10日,第一届“怀柔论坛”举办,主题为“生命健康与生物医学成像”,聚焦生命健康领域,探讨如何依托先进的生物医学成像研究设施,发现和探索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促进成像技术与基础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准医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2022年11月3-4日,第二届“怀柔论坛”举办,主题为“生物医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聚焦未来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探求市场需求与科学技术创新目标的有效衔接。

“怀柔论坛”旨在推动我国高端生物医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造,并努力将“怀柔论坛”打造成让生物医学界瞩目、让世界瞩目的品牌论坛,以进一步发挥成像设施的凝聚力与牵引力。


看见生命力
To See Life

基因组学的精准

蛋白组学的壮美

代谢组学的变化

生命的丰富需要多维描绘

我们用成像组学

捕捉生命活动的各种瞬间

用多模态、全尺度、一体化的

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集群的

大型成像设施去刻画生命的全景

这样的想法与尝试

如今在怀柔落地生花

 ↓点击视频,一起看见生命力 

北京大学联合多家单位

在怀柔科学城建设

“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的研究

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

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

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

进而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

图片

2018年项目获批

2022年基建竣工

2023年底试运行

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

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

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

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

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

这是全球高端

生物医学影像仪器装备的“中国创造”

是生物医学技术的整合集群

图片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建筑群俯拍图

高时空高灵敏的脑磁图系统

TOF PET/CT扁鹊一号

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

2.17克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

单分子磁共振成像系统

光电融合成像系统

智能一体化成像

生命数字孪生

多模态超灵敏探针

在这片整合了生物医学领域

尖端科技设备的大科学园区里

研究者可以打破生命横跨

十个时空尺度的信息壁垒

精准描绘生命活动时空动态和内在联系

推动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以及技术创新

图片
未来已来

生命之力

将在这里被我们看见

链接:前沿构筑计划

为落实国际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在“科技创新引领战略”下推出“前沿构筑计划”,推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应用研究国际合作,搭建大科学设施、交叉学科等国际合作平台。

图片

图片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